譯文及注釋
譯文
群峰陡峭上摩碧天,逍遙世外不用記年。
撥開濃云尋找古老的山間古道,奇樹聽那涂涂的流泉。
溫暖的花叢中臥著青牛,高高的松枝上有白鶴在眠。
與雍尊師交談起來一直到江水已籠罩在暮色里,我只好獨(dú)自走下煙云彌漫的寒山。
注釋
⑴雍尊師:姓雍的道師,名字、生平不詳。尊師是對道士的尊稱。
⑵群峭:連綿陡峭的山峰。
⑶”花暖“二句:都是指道行高深之意。《列仙傳》:老子乘青牛車去,入大秦。《玉策記》:千歲之鶴,隨時而鳴,能登于木。其未千歲者,終不集于樹上也。色純白,而腦盡成丹。楊齊賢曰:青牛,花葉上青蟲也。有兩角,如蝸牛,故云。琦按:“青牛”、“白鶴”,不過用道家事耳,不必別作創(chuàng)解。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石家莊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866-867 .賞析
此詩寫作時間難以確定,可能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作于蜀中。
此詩首聯(lián)“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從大處落筆,起勢不凡。“峭”壯群峰之勢,“碧”繪其色,補(bǔ)以“摩天”二字,壯觀的景象全出。這是些雍尊師隱居所在。下句“逍遙”二字贊美雍尊師超塵拔俗的人生態(tài)度;“不記年”則為補(bǔ)足“逍遙”之意,遠(yuǎn)離塵囂,連歲月的流逝都不屑去計算了。上句寫景,下句寫人,寫景也為寫人,人景渾然一體,顯得崇高、挺拔、永恒。
頷聯(lián)“撥云尋古道,倚石聽流泉”緊扣詩題,著意寫“尋”。“撥”與“尋”二字絕妙,生動地再現(xiàn)了尋者攀登的舉止和情態(tài)。詩人穿過霧隱云橫的丹巖翠壁奮力攀登之后,斜靠在長藤古樹之上,一覽眾山景色,傾聽流泉?dú)g歌。上句從視覺著筆,寫行尋的艱難和樂趣;下句則從聽覺落墨,流泉叮咚,沁心悅耳。
頸聯(lián)“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以五彩交輝的濃筆,靜中有動,動中有靜地描繪了雍尊師居所優(yōu)美、靜謐、仙境般的環(huán)境。用青牛、白鶴來點(diǎn)綴隱居處,又用花和松做烘托,“臥”與“眠”清幽、安謐、靜美的境界活脫而出。
尾聯(lián)“語來江色暮,獨(dú)自下寒煙”以素冷的色調(diào),潑墨揮灑出一幅清幽雋永的畫面。上句“語來”二字,省去了詩人與雍尊師的高談闊論的細(xì)節(jié),但可以想象他們感情之融洽,談吐之投機(jī)。開懷暢飲,不覺已是黃昏,只好分手。詩人獨(dú)自從寒煙籠罩的摩天碧峰上走下來。“下”字不僅與首句呼應(yīng),還別有情趣,與“暮”“獨(dú)”“寒”三字在一聯(lián)中連用,使人頓生寒氣撲面而至之感。
參考資料:
1、裴 斐 .李白詩歌賞析集 .成都 :巴蜀書社 ,1988 :367-368 .創(chuàng)作背景
此詩可能是李白青年時期的作品,當(dāng)作于蜀中。由于資料不足,其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難以確定。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李白詩全譯.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866-8672、裴 斐.李白詩歌賞析集.成都:巴蜀書社,1988:367-368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當(dāng)時唐安西大都護(hù)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斯坦境內(nèi))。天才橫溢,被譽(yù)為謫仙人。其詩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fēng)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