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吳御史汴渠
宋代:王安石
鄭國欲弊秦,渠成秦富強。本始意已陋,末流功更長。
維汴亦如此,浚源在淫荒。歸作萬世利,誰能弛其防。
夷門筑天都,橫帶國之陽。漕引天下半,豈云獨荊揚。
貨入空外府,租輸陳太倉。東南一百年,寡老無殘粻。
自宜富京師,乃亦窘蓋藏。征求過夙昔,機巧到莛芒。
御史閔其然,志欲窮舟航。此言信有激,此水存何傷。
救世詎無術,習傳自先王。念非老經綸,豈易識其方。
我懶不足數,君材仍自強。他日聽施設,無乃棄篇章。
[ 和詩 ]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謚文,封荊國公。世人又稱王荊公。漢族,北宋撫州臨川人(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qū)鄧家巷人),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稱贊王安石:“翰林風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憐心尚在,后來誰與子爭先。”傳世文集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其詩文各體兼擅,詞雖不多,但亦擅長,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