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同心·楚鄉(xiāng)春晚
宋代:晏幾道
楚鄉(xiāng)春晚。似入仙源。拾翠處、閑隨流水,踏青路、暗惹香塵。心心在,柳外青簾,花下朱門。
對景且醉芳尊,莫話消魂。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相思處,一紙紅箋,無限啼痕。
譯文與注釋
注釋:
①仙源:即桃花源。
②拾翠:古時女子的郊游。
③踏青:古人有農(nóng)歷二月二日或三月上巳日郊游的習俗。
《兩同心·楚鄉(xiāng)春晚》賞析
上片寫春游賞識美女。清明、寒食時節(jié),春光仍好,許多女子外出踏青拾翠,詞人尾隨其后,飽覽秀色。張先《木蘭花》云:“芳洲拾翠暮忘歸,秀野踏青來不定。”這是唐宋時期諸多男子獵艷的日子。平日難得見到郊外如此鶯鶯燕燕,花花綠綠。秦觀《望海潮》云:“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寫的就是一次類似的經(jīng)歷。“柳外青簾,花下朱門”中的那位歌妓,最為美艷,最叫詞人動心,心心牽掛,眷戀不已。
下片寫與歌妓相聚相別。詞人尾隨到朱門,與歌妓有了“對景且醉芳尊”的銷魂經(jīng)歷。明月下共飲共眠,讓詞人記憶深刻;到次日黃昏,不得已告別離去,讓詞人都是“惡滋味”。分手后,自然“一紙紅箋”傳遞相思情意,紅箋上有無數(shù)相思淚痕。
晏幾道的這首小詞,使用了一些口語化的詞匯,更好地表現(xiàn)了兒女情長,恩怨爾汝。正如陳廷焯所點評的那樣,像“好意思、曾同明月,惡滋味、最是黃昏”,在語言風格上確實和元曲的自然潑辣非常接近。
晏幾道(1030-1106,一說1038—1110 ,一說1038-1112),男,漢族,字叔原,號小山,著名詞人,撫州臨川文港沙河(今屬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人。晏殊第七子。歷任潁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一般講到北宋詞人時,稱晏殊為大晏,稱晏幾道為小晏。《雪浪齋日記》云:“晏叔原工小詞,不愧六朝宮掖體。”如《鷓鴣天》中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等等詞句,備受人們的贊賞。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