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與注釋
白話譯文:
差一筐土的努力,會堆不成山丘。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
一百里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小狐貍渡河,幾乎就要渡過了,結果還是顛簸掙扎,險象環生,連尾巴都弄濕了。
所以說時機稍縱即逝、時光一去不回,君子應該始終如一、謹慎警醒。
《贈元發弟放言》賞析
“虧功一簣,未成丘山”出自《尚書》,差一筐土的努力,會堆不成山丘?!拌従烹A,不次水澤”出自《孟子》,打井即便打了九成,也打不到泉水。“行百里者半九十”出自《戰國策》,一百里走了九十里,只能算是走完了一半路程?!靶『酀ζ湮病背鲎浴兑捉洝?,小狐貍渡河,幾乎就要渡過了,結果還是顛簸掙扎,險象環生,連尾巴都弄濕了。為此作者感慨:時機稍縱即逝、時光一去不回,君子應該始終如一、謹慎警醒。這首詩好比一篇“微評論”,先列出四條論據,然后水到渠成地歸納出讓人信服的結論。
黃庭堅(1045.8.9-1105.5.24),字魯直,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縣)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為盛極一時的江西詩派開山之祖,與杜甫、陳師道和陳與義素有“一祖三宗”(黃庭堅為其中一宗)之稱。與張耒、晁補之、秦觀都游學于蘇軾門下,合稱為“蘇門四學士”。生前與蘇軾齊名,世稱“蘇黃”。著有《山谷詞》,且黃庭堅書法亦能獨樹一格,為“宋四家”之一。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