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你曾經(jīng)隨從織女渡過天河,我記得天上云間最美妙的歌。
不要再唱貞元年間供奉皇帝的舊曲,當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多。
注釋
⑴織女:即織女星。此喻指郡主。唐時,太子的女兒稱郡主。天河:銀河。
⑵云間:天上,喻宮廷。第一歌:喻極美妙的歌曲。
⑶貞元:唐德宗年號。供奉曲:宮廷內(nèi)演奏的歌曲。
⑷當時:一作“如今”。朝士:朝廷之士,泛稱中央官員。
參考資料:
1、彭定求 等.全唐詩(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9122、梁守中 譯注.劉禹錫詩文選譯.成都:巴蜀書社,1990:67-68
創(chuàng)作背景
唐德宗于貞元二十一年(805年)去世,順宗即位,改元永貞,但這位新皇帝卻已因中風不能理事。這時,在宰相韋執(zhí)誼主持下,發(fā)動了一個政治革新運動。韋執(zhí)誼重用王叔文、王伾等人,對政治進行改革,深得人心。柳宗元、劉禹錫等都參加了這場政治改革。但順宗只做了八個月的皇帝,便因病傳位給憲宗。接著這場革新運動就被扼殺了。柳、劉等八人,都被貶謫到南方的僻遠州郡,降為司馬,因此被稱為八司馬。十年以后,他們才被提升。劉禹錫因在召還長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觀看桃花的詩,諷刺當局,再度被貶。又過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還,先后在長安及洛陽任職。這首詩即作于劉禹錫飄零宦海、久經(jīng)風波之后。
參考資料:
1、沈祖棻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45-846賞析
此詩反映了作者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動,傷嘆自己老而無成的感慨。這不只是個人的遭遇,而更主要的是國家的治亂問題。因此,滲透于這首詩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頭兩句寫昔寫盛。天河、云間,喻帝王宮禁。織女相傳是天帝的孫女,詩中以喻郡主。這位舊宮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還曾跟著她多次出入宮禁,所以記得宮中一些最動人心弦的歌曲。而這些歌曲,則是當時唱來供奉德宗的。詩句并不直接贊賞穆氏唱得如何美妙動聽,而只說所唱之歌,來之不易,只有多次隨郡主入宮,才有機會學(xué)到,而所學(xué)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則其動聽悅耳自然可知。這和杜甫《江南逢李龜年》詩說李龜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聽到,則其人之身價,其歌之名貴,無須再加形容,在藝術(shù)處理上,并無二致。
后兩句寫今寫衰。從德宗以后,已經(jīng)換了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還要加上武宗)等好幾位皇帝,朝廷政局,變化很大。當時參加那一場短命的政治革新運動的貞元朝士,仍然還活著的,已經(jīng)“無多”了。此時聽到這位舊宮人唱著當時用來供奉德宗皇帝的美妙的歌,回想起在貞元二十一年(805年)那一場充滿著美妙的希望但旋即幻滅的政治斗爭,加上故交零落,自己衰老,真是感慨萬千,所以,無論她唱得多么好,也只有祈求她不要唱了。一般人聽到美妙的歌聲,總希望歌手繼續(xù)唱下去,而詩人卻要她“休唱”。由此就可以察覺到詩人的心情激動的程度,他的心潮是起伏難平的。
參考資料:
1、沈祖棻 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845-846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xué)家,哲學(xué)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jiān)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xué)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jù)湖南常德歷史學(xué)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