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及注釋
譯文
都市里的那個紅顏知己為我而悲傷,我正青春年少,游謁四海,棲息在芳洲。
等不到金門的詔書,空持寶劍海內(nèi)周游。
海上的烏云迷失了驛道,江上明月也落下故鄉(xiāng)的高樓。
如今又來淮南作客,因為遇到幽靜高潔的桂樹而淹留。
注釋
①紅顏:年輕人紅潤的臉色。杜甫詩:“紅顏白面花映肉。”
②春歲:指天寶七年春,與白毫子游歷八公山。
③金門詔:金門,漢宮門。這里指代朝廷。金門詔,即皇帝詔書。
參考資料:
1、詹福瑞 等 .李白詩全譯 :河北人民出版社 ,1997 :447 .鑒賞
這首五言律《寄淮南友人》可視為《白毫子歌》的姊妹篇。李白在八公山中尋仙不遇,但在淮南盤游的日子,卻給他留下美好的記憶。他對友人說,他有幸做了一回淮南客人,并飽覽了八公山勝景仙跡,對滿山桂花飄香尤為嘆賞,因以盤桓日久而忘歸。
在這首詩中,李白透出了自淮南返回梁宋故國、重新開始書劍飄零的生涯的抑郁心情。首句“紅顏怨歸國,春歲歇芳洲”,是個倒裝句,說他春天去淮畔芳洲游憩歸來后,自己才感到一種失落與隱怨。何以如此?“不得金門詔,空持寶劍游”。從這里我們可以窺見詩人雖向往自由自在的山川游歷,卻并未斷絕仕途之念的矛盾心態(tài):他熱烈地追求自由與超脫,同時又希望重新得到大唐天子的重用。他仿佛對友人說,我又開始云游天下了,“仗劍去國,辭親遠(yuǎn)游”。“海云迷驛道,江月隱鄉(xiāng)樓”即為這次游蹤的記錄與傳照,運用了對偶修辭手法,整齊美觀,音律和諧。詩的末尾又回到春天作客淮上的樂事上來,一個“忽”字,很傳神地反映了詩人行蹤飄零的羈旅生涯。一個因字,表現(xiàn)詩人本放浪不羈,卻因八公山中生機(jī)勃發(fā)的滿眼桂樹而難以自已的浪漫情懷。
參考資料:
1、蕭滌非 等著 .唐詩鑒賞辭典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3年12月第1版 2004年12月第2版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晚年自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jì)(今甘肅秦安),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出生于當(dāng)時唐安西大都護(hù)府所在的碎葉城(今吉爾斯坦境內(nèi))。天才橫溢,被譽(yù)為謫仙人。其詩想象豐富,構(gòu)思奇特,氣勢雄渾瑰麗,風(fēng)格豪邁瀟灑,是盛唐浪漫主義詩歌的代表人物。
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jìn)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dāng)涂,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dāng)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jì)念館。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