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求
唐求[唐](約880~約907)(約公元九零六年前后在世),一作唐俅或唐球,蜀州青城縣味江鎮(今屬四川省崇州市)人。生卒年均不詳,約唐哀帝天佑年間前后在世。唐末隱居味江山中,人稱“唐山人”或“ 唐隱居”。王建占據成都后,召他為參謀,但他拒絕與之合作。在長期的隱居生活中,他以詩自娛,以詩言志,以詩寄情,把寫詩當作自己的第二生命。唐唐求主要活動于唐武宗會昌年間至唐滅亡前后,思想兼融儒釋道三家。他的詩作反映了當時社會狀況及下層文人心態,風格清新自然, 豐富了晚唐詩歌的藝術表現手法。
軼事典故
還有傳說說唐求是一個唐朝的道士,常外出游覽,認真體味人情世態,仔細觀察山光水色,每有所得,他就寫詩句,卷成一卷,放進自己隨身攜帶的大瓢中。回家以后再把這些詩、詩聯或初步成篇的內容,加以整理、修改、加工,使之完美成章。后來,唐求生了重病,他把詩瓢投入錦江之中。詩瓢漂入新渠,有識者見之曰:“此乃唐山人詩瓢也!”乘小舟將詩瓢撈起,可惜詩稿多已浸潤損壞,僅得詩數十篇,為其所寫詩稿的十之二三,后人因此稱唐求為“一瓢詩人”。
參考資料:
本節內容整理自網絡(或由匿名網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