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隱公
中文名稱:息
國籍:魯國
民族:華夏族
出生地:魯
逝世日期:前712年
職業(yè):國君
姓:姬
父:魯惠公
母:聲子
在位時間:前722年--前712年
謚號:隱公
繼任:魯桓公
魯隱公——魯國第十四代國君魯隱公,名息姑,魯國第十四代國君,在位十一年。隱,是謚號。惠公死時太子允還年幼,于是隱公代掌國君之位,后為桓公所弒。
孔子所作之《春秋》起于魯隱公元年(前722)。由于春秋以魯國國史為基礎(chǔ)而編,故當(dāng)時的國際大事都是以魯國紀(jì)年來記錄的。魯隱公也因為其紀(jì)年年號常被提及而出名了。
十一年(前712)冬,公子揮來見隱公,他神秘地屏退左右,然后對隱公說:"主公當(dāng)了這么多年國君,國家非常安定,老百姓也都非常富足,滿朝文臣武將沒有不聽從您的。現(xiàn)在太子允已經(jīng)長大了,依我看,我最好還是趁早為您把他除掉,您好安安穩(wěn)穩(wěn)地繼續(xù)當(dāng)您的國君,也讓我當(dāng)個太宰,好嗎?"魯隱公聽了,非常驚愕地說:"你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太子允要當(dāng)國君是先君的命令呀!我不過是因為太子允年幼的緣故,才代他做了十幾年的國君,現(xiàn)在太子允確實已經(jīng)長大了,所以我正在菟裘那個地方修建房子,將來好在那里養(yǎng)老送終。至于國君之位,我已經(jīng)決定還給太子允了。"
公子揮害怕公子允聽到這個事之后殺了他,反而向公子允說隱公的壞話誣陷隱公想要除掉公子允真正做國君,并請求讓自己殺掉隱公。公子允聽信公子揮之話,于是同意公子揮請求去殺隱公。 魯隱公做公子時,曾與鄭國作戰(zhàn),被鄭國俘虜,賄賂了鄭國大夫尹氏才得以脫身,所以隱公把尹氏的家神供一座園子里,時不常地去祭拜一下,祭拜完就住在附近大臣蒍氏家里。羽父就趁隱公去祭拜時率軍把隱公給殺了。公子允上臺,即為魯桓公,為了掩人耳目,桓公和公子揮又下令討伐蒍氏弒君之罪,最后找了個替罪羊擋了過去。
《春秋》沒有記載魯隱公是如何被安葬的,因為要隱瞞隱公被桓公所弒這件事。按照《春秋》的體例,國君被弒,而弒君的壞人不被討伐,就不記載葬禮,認(rèn)為就像沒有臣子一樣。《春秋》也沒有記載隱公死的地點,是不忍心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