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共王
本名:熊審
別稱:楚共王
所處時代:春秋
民族族群:華夏族
楚共王——春秋時期楚國國君楚共王,羋姓,熊氏,名審,是楚莊王之子。楚莊王二十三年(公元前591年),楚莊王去世,其子熊審即位,是為楚共王。楚莊王二十年(前594),左尹子重曾請求以申(今河南南陽市北)、呂(今南陽市西)之地為賞田,莊王應(yīng)允了,但申公巫臣以楚依靠申、呂征發(fā)兵賦,用以抵御北方,如作賞田,晉、鄭必然要攻到漢水,加以反對,子重因此怨恨巫臣。楚共王元年(公元前590年),子重任令尹,申公巫臣奉命出使齊國,乘機帶夏姬逃往晉國。被晉國任為邢(今河南溫縣東北)大夫。司馬子反建議楚共王給晉國送禮,讓晉不重用巫臣,楚共王沒有答應(yīng)。子重即與司馬子反(公子側(cè))合謀,殺害了巫臣的族人和清尹弗忌、連尹襄老的兒子黑要。并奪取了他們的家財。楚共王六年(公元前584年),巫臣為報滅門之仇,征得晉景公許可,出使吳國(都城在今江蘇蘇州市),,使晉與吳結(jié)好,一致對付楚國,并使其子狐庸在吳任行人之官,教吳車戰(zhàn),連續(xù)攻楚。使子反、子重一年七次疲于奔命,原來屬于楚國的蠻夷小國,都被吳國占領(lǐng),吳國實力大增,成為楚國勁敵。
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