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育
中文名:蕭育
別名:字次君 號廣成
所處時代:漢朝
民族:漢
籍貫:東海蘭陵
職業:官員
官職:光祿大夫、執金吾
蕭育——相國蕭何七世孫人物生平
歷任要職
蕭育年輕時因父恩蔭擔任太子庶子。黃龍元年(公元前49年),漢元帝劉奭即位后,蕭育擔任郎官,但因有病免職,后來擔任御史。大將軍王鳳因為蕭育父親蕭望之的名望和他自己才能突出,任命他為功曹,升任謁者,擔任出使匈奴的副校尉。后來做茂陵縣令,遇到考察,蕭育名列第六。而漆縣縣令郭舜排最后一名,遭到責備,蕭育給他講情,扶風長官發怒說:“你考第六名,自己才脫身,有什么功夫替同僚說情呢?”等到考試完畢出場,傳召蕭育到后曹去,要讓他匯報任職期間的情況。蕭育徑直走出后曹,文書跟著拉住他,蕭育按住佩刀說:“蕭育是杜陵的大丈夫,為什么要到后曹!”就急步走出,想棄官而去。第二天早晨,漢元帝下詔將他召入朝中,任命其為司隸校尉。蕭育經過扶風府門口,官員掾史幾百人在車前拜見。后來因違背大將軍的意旨而免官。又擔任中郎將出使匈奴。歷任冀州、青州兩郡刺史,長水校尉,泰山太守,進京任大鴻臚。因為鄂縣有名的盜賊梁子政憑仗山勢為害一方,很久未能捉拿伏法,蕭育任右扶風敷月之后,將梁子政一伙盡數誅殺。后來因為和定陵侯淳于長特別要好而被免官。
因病去世
漢哀帝時,南郡一帶長江水面多有盜賊,封蕭育為南郡太守。漢哀帝因為蕭育是耆宿名臣,就用三公使用的車子將蕭育載入宮中接受策命,說:“南郡盜賊成群為害百姓,我非常擔心這件事。因為太守一向威望很高,所以委任做南郡太守,到任之后,只應為民除害,維護安全。不要拘于小節。”賞賜黃金二十斤。蕭育到南郡,盜賊被消滅。因病免官,又任命為光祿大夫、執金吾,在職位上去世。
蕭育為人威嚴勇猛,做官數次被免職,很少提升。小時候和陳咸、朱博為友,在當時很有名。過去有王陽、貢公是好友,所以長安有句俗話說: “蕭育、朱博結綬交好,王陽、貢公彈冠相知”,是說他們互相推薦以至顯達。開始時蕭育和陳咸都因為是公卿的兒子而聞名,陳咸是最早進宮的,十八歲任左曹,二十多歲任御史中丞。當時朱博還是杜陵亭長,受陳咸、蕭育所引薦,進入王氏門下。后來同時擔任刺史、郡守、國相,到后來任九卿。朱博先任將軍上卿,經歷的官位比陳咸、蕭育多,一直到丞相。蕭育和朱博后來有嫌隙,不能善終,所以世人認為交朋友是件難事。
歷史評價
班固《漢書》:“育為人嚴猛尚威。”
史籍記載
《漢書·卷七十八·蕭望之傳第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