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述
本 名:公孫述
別 稱:公孫子陽
出生地: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
民族族群:漢
職業:皇帝
國號:成家
主要成就:割據益州稱帝
建元:龍興
稱號:白帝、躍馬
公孫述——割據益州稱帝早期生涯
漢哀帝時期,公孫述以父公孫仁保任為郎。后來公孫仁為河南都尉,公孫述就補為清水(在今甘肅省清水縣)縣長。公孫仁以公孫述年少,派遣門下掾隨他到任。月余,掾辭歸,向公孫仁說:“公孫述不是等待教導的人。”后來太守因其很有能力,使他兼攝五縣,結果五縣政事維護的很好,奸盜不再發生,郡中的人卻說是有了鬼神的緣故。王莽天鳳年間(公元14年―公元19年),公孫述擔任導江(即原蜀郡)卒正(太守) ,治所在臨邛(今四川邛崍)。也享有能力之名。
蜀中起兵
更始元年(公元23年),更始帝劉玄即位,建立更始政權,豪杰們各在所在的縣起兵響應,南陽人宗成自稱“虎牙將軍”,侵入漢中;又有商人王岑也起兵于雒縣,自稱“定漢將軍”,殺了王莽的庸部牧以響應宗成,眾合數萬人。公孫述聽說,就派遣使者迎接宗成等。宗成等到成都,虜掠暴虐。公孫述很厭惡,于是召集縣中豪杰對他們說:“天下同苦于王莽新室,思念劉氏很久了,所以一聽到漢將軍到,我就派人馳去迎接。現在百姓無辜而婦女兒童都成了俘虜,百姓的家室房屋都遭焚燒,這是寇賊,不是義兵。我想保郡自守,以等侍真主。你們愿意同我一起干的請留下,不愿意的可以走。”豪杰們都叩頭說愿意效死。公孫述于是使人詐稱漢使者從東方來了,命公孫述暫時代理輔漢將軍、蜀郡太守兼益州牧印綬。就選精兵千余人,向西攻擊宗成等人。等到達成都,發展到數千人,于是對宗成發起攻擊,大敗宗成。宗成將領垣副殺了宗成,率眾向公孫述投降。
更始二年(公元24年)秋天,更始帝派柱功侯李寶、益州刺史張忠,率領兵眾萬余人侵掠蜀、漢。公孫述依靠蜀地地勢險要,民眾歸附,有自立為王的意志,就派他弟弟公孫恢,在綿竹大敗李寶、張忠,并將他們趕走。由此以后公孫述威震益部。功曹李熊對公孫述說:“現在四海洶涌不安,平民百姓肆意議論。將軍割據千里,地方十倍于過去的商湯、周武王,如能奮威德以投合天時,就可以成就霸王之業。應改名號,以鎮撫百姓。”公孫述說:“我也考慮過,你的話啟發了我。”于是自立為蜀王,定都在成都。
建元稱帝
蜀地肥沃富饒,兵力精強,遠方的士民多去歸附,西南的邛、笮等部族的酋長都來貢獻。李熊再向公孫述說道:“現在山東饑饉,人庶相食;遭到兵災的屠滅,城邑都成了丘墟。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肥腴,果實所生,雖不耕種也可飽腹。女工紡織之業,衣服可以覆蓋天下。名貴木材竹干,器械之富饒,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又有魚鹽銅銀之利,浮水轉漕運輸之便。北面據有漢中,阻塞褒、斜的險要;東面扼守巴郡,拒捍關(今重慶市奉節縣)之口;地方數千里,戰士不下百萬。見到有利時機則出兵而擴大地盤,無利則堅守而從事于農業。東面可下漢水以窺秦地,南面順著江流以震荊、揚。所謂擁有天時地利等一切成功的條件。現在你蜀王的聲名,已聞于天下,而名號未定,有志之士在狐疑觀望,應當即大位,使遠方之人有所依歸。”公孫述說:“帝王是天命所歸,我怎么能承當得起呢?”李熊說:“天命沒有一定的,老百姓歸附能者,能者承當起使命,你還懷疑什么呢!”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孫述 自立為帝,國號成家(一作大成 或成),崇尚白色,建元龍興。以李熊為大司徒,以其弟公孫光為大司馬,公孫恢為大司空。改益州為司隸校尉,蜀郡為成都尹。
當時,越巂土著任貴也殺死王莽時所任命的大尹枚根而占據其郡,隨后降公孫述。公孫述就使將軍侯丹開白水關,北守南鄭;將軍任滿從閬中下江州,東據捍關。于是所有益州之地盡歸公孫述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