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奉世
中文名:馮奉世
字:子明
國籍:中國(西漢)
民族:漢
出生地: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
職業(yè):將領(lǐng)
爵位:關(guān)內(nèi)侯
官職:左將軍、光祿勛
馮奉世——馮奉世祖父馮唐在漢文帝時聞名朝野
人物生平
家世背景
馮奉世,字子明,上黨潞縣(今山西潞城東北)人,后來遷徙到杜陵(今陜西西安東南)。馮奉世的祖先馮亭,是戰(zhàn)國末期韓國上黨郡的郡守。秦昭襄王四十六年(前262年),秦國攻打上黨,堵住了太行山中的通道,韓國守衛(wèi)不住,馮亭就把上黨城獻給趙國并且為之防守。趙國封馮亭為華陽君,和趙國大將趙括一起抵御秦國。秦昭襄王四十八年(前260年),馮亭在長平之戰(zhàn)中戰(zhàn)死。馮氏宗族從此分散各地,有的留在潞縣,有的在趙地。在趙地的成為官吏將軍,官吏將軍的兒子們又做了代國的丞相。到秦滅六國以后,而馮亭的后代馮毋擇、馮去疾、馮劫都作了秦國的將相。西漢建立以后,馮奉世祖父馮唐在漢文帝時聞名朝野,他就是代國丞相的兒子。
學(xué)習春秋
漢武帝末年,馮奉世因為是良家子弟而被選任作郎官。漢昭帝時,按照他的功勞的大小和所排次序補任武安縣的長宮。被免官時,年紀已有三十多歲,才學(xué)習《春秋》,鉆研其微言大義,讀兵法,明曉其內(nèi)容和實例,前將軍韓增上報任命他做軍司空令。本始年間(前73年-前70年),隨軍攻打匈奴。戰(zhàn)爭結(jié)束后,又擔任了郎官。
平定莎車
在此之前,西漢數(shù)次派遣使節(jié)出使西域,大多都辱沒使命不稱其職,有的貪污,有的被外國刁難侮辱。元康元年(前65年),當時烏孫國很強大,有攻擊匈奴的功勞,同時西域諸國剛剛與西漢和好,西漢正準備善待他們,想趁機安撫這些國家,就挑選可以出使外國的人。前將軍韓增推薦馮奉世以衛(wèi)候的身份持使節(jié)護送大宛等國的賓客回國。到伊脩城,都尉宋將說莎車國人和其他一些國家一起攻殺了西漢所任命的莎車王萬年,還殺了西漢使者奚充國。這時匈奴又發(fā)兵攻打車師城,因為沒攻下就回去了。莎車國派使者揚言說北道諸國已經(jīng)歸屬匈奴,當時就攻擊劫掠南道諸國,并與他們歃血為盟背叛西漢,從鄯善國向西都斷絕交通。都護鄭吉、校尉司馬意都被困在北路諸國之間。馮奉世和他的副手嚴昌商議,認為如果不火速攻擊,莎車國就會日益強大,這樣形勢就難以控制,一定會危及整個西域。
于是以使節(jié)通告諸位國王,從而發(fā)動他們的軍隊,南北道一共一萬五千人進攻莎車國,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車王自殺,就將他的首級傳到長安。諸國都平定下來,馮奉世的威名震動西域。馮奉世就收兵回國,將情況上奏朝廷。漢宣帝召見韓增說:“祝賀將軍舉薦的人很稱職。”馮奉世就西行到了大宛國。大宛國聽說他殺了莎車王,尊敬他超過了其他使者。得到大宛名馬象龍回到長安。漢宣帝很高興,就下命令議論封賞馮奉世的事。丞相、將軍都說:“《春秋》之義,大夫出使國外,如果遇到有利國家之事,可以自行其事。馮奉世的功勞尤其顯著,應(yīng)當加封爵位賞賜土地?!鄙俑捦畣为氄J為馮奉世奉旨出使有其任務(wù),卻擅自假托皇帝命令違背旨意,征發(fā)諸國兵馬,雖然有功勞,但不可以用他做后人的榜樣。如果要封賞馮奉世,就開了以后出使的人的方便之門,以馮奉世做榜樣,爭相發(fā)動軍隊,邀功求賞于萬里之外,在夷狄各族中為國家滋生事端。此例不可開,馮奉世不應(yīng)受到封賞。漢宣帝認為蕭望之的建議好,封馮奉世為光祿大夫、水衡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