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異
中文名:馮異
別 名:馮公孫
國 籍:中國(東漢)
民 族:漢族
出生地: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
出生日期:不詳
逝世日期:34年
職 業(yè):軍事家
主要成就:平定赤眉起義軍
協(xié)助劉秀建立東漢
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
官 職:孟津?qū)④姟魑鞔髮④?
爵 位:應侯→陽夏侯
馮異——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公元34年),字公孫,漢族,潁川父城(今河南省寶豐縣東)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云臺二十八將第七位。馮異原為新朝潁川郡掾,后歸順劉秀,隨之征戰(zhàn),大破赤眉、平定關中。協(xié)助劉秀建立東漢。
馮異素好讀書,精通《左氏春秋》、《孫子兵法》。馮異早年為王莽效力。后歸奔劉秀并立下汗馬功勞。馮異是東漢佐命虎臣,他作戰(zhàn)勇敢,常為先驅(qū),善用謀略,料敵決勝,治軍嚴明,關心民瘼,東漢創(chuàng)業(yè),其功甚偉。尤其是馮異平赤眉、定關中之功,深得漢光武帝劉秀的信任。馮異平定關中之舟,曾有人言馮異有為“關中王”之心,而馮異本人也頗不自安,提出要留妻子于洛陽,但光武帝則對此流言毫不在心,命馮異帶家眷一同回關中,表示了對馮異的極大信任。馮異為人謙退,從不居功自傲。光武手下將領有時互相在一起爭功,而馮異則獨自在樹下,并不與其爭功,得到了“大樹將軍”的美名。
建武九年(33年)春,祭遵去世。皇帝命馮異守征虜將軍,并統(tǒng)領其營中將士。隗囂死后,其部將王元、周宗等人又扶立其子隗純,率兵占據(jù)冀(在今甘谷縣南),公孫述也派趙匡帶人救助他們。光武帝又命馮異行天水太守事。馮異進擊趙匡,相持一年,將其皆斬殺。漢軍進攻冀,耗日持久,始終不下。有人提出要回軍休兵,馮異不為所動,常常身先戰(zhàn)陣,為諸軍先鋒。
劉秀稱帝后,馮異被封為征西大將軍、陽夏侯。建武十年(34年)夏,馮異與諸將齊攻落門,尚未攻克,病發(fā),在軍營中去世,謚節(jié)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