窅娘
中文名:窅娘(拼 音yǎo niáng)
朝 代:南唐
身 份:南唐后主李煜嬪妃
窅娘——南唐后主李煜嬪妃窅娘(yǎo niáng)出身貧寒,她本為采蓮女,十六歲被選入宮。據說是混血兒,有胡人血統,她的生母是唐末隨西域使臣來江南經商的回鶻人后裔,后來嫁給了一個漢族鄉紳。鄉紳命逝,她與窅娘相依為命。
進南唐宮,李煜單獨召見,見其卷發、高鼻、濃眉、長睫,雙目深凹而顧盼有情,為其取名“窅娘”。
窅娘身輕如燕,擅長跳一種根據唐人王昌齡《采蓮曲》意境改編的采蓮舞,據說她跳舞時好像蓮花凌波,俯仰搖曳之態優美動人。
窅娘僅在舞蹈時偶爾用帛包足,而且與宋代的纏足有本質不同。沒有史料說明兩者之間有嬗變關系。五代、南唐、窅娘都不是纏足的起源。 在宋朝之前是沒有纏足的。大量史料證據標明宋代出現纏足習俗。
人物生平
一次,李煜看窅娘跳舞,為她扮演的凌波仙子優美的舞姿著迷,情不自禁地吟誦起王昌齡的《采蓮曲》來: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李煜由此聯想到南朝齊廢帝蕭寶卷和他的愛妃潘玉奴那樁風流韻事:潘玉奴因有著一雙“柔弱無骨、狀似春筍”的小腳而得蕭寶卷寵幸。為了討小美人歡心,蕭寶卷專為潘玉奴建造了仙華、永壽、玉壽三座華麗的宮殿,壁嵌金珠,地鋪白玉,又雕鑿成蓮花,飾以粉色美玉,令潘玉奴赤腳在其上翩翩起舞,他則在旁如癡如醉地欣賞,并不斷地高聲喝彩,贊曰“天外飛仙過,步步生蓮花?!?/p>
李煜靈機一動,忽發奇想,他要使金蓮花拔地而起。于是,他特諭工部,用黃金鑄造了一座高六米的巨型蓮臺,讓窅娘在高高的蓮臺上為其跳舞。
金陵城破,南唐國亡,窅娘依然隨李煜到了汴京。史料記載:“窅娘白衣紗帽隨行,后主宛轉勸留,不聽。”
窅娘,一個將情與舞、生與死完美結合、且上升到理論層面的中國古代女子中的“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