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
中文名:李成
民族:漢族
出生地:山東營丘(今山東青州)
主要成就:山水畫
代表作品:《讀碑窠石圖》《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
李成——五代及北宋畫家李成(919~967)五代及北宋畫家。字咸熙,唐宗室后裔。原籍長安(今陜西西安),先世系唐宗室,祖父李鼎曾任蘇州刺史,于五代時避亂遷家營丘(今山東昌樂),故又稱李成為李營丘。他博學多才,胸有大志,但不得施展,遂放意詩酒書畫,后醉死陳州(今河南淮陽)客舍。擅山水,師承荊浩、關仝,并加以發展,多畫郊野平遠曠闊之景。多作平遠寒林,畫法簡練,筆勢鋒利,好用淡墨,有“惜墨如金”之稱;畫山石好像卷動的云,后人稱這種表現技法為“卷云皴”。米芾形容李成的畫“淡
墨如夢霧中,石如云動”,這種“石如云動”的形象成為以后畫家用李成筆法作畫的重要風格標記。他和范寬與另一位山水畫家關仝一起被稱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的大師。學他畫法的較多。畫跡在北宋時已經很少,米芾甚至提出了“無李論”之說。作品成功地表現了煙靄霏霧和風雨明晦的氣候變化中自然山水之靈秀,具有氣象蕭疏,煙林清曠,毫鋒穎脫,墨法精微的特點,郭若虛的《圖畫見聞志》中描述為,“夫氣象蕭疏,煙林清曠,墨法稍微者,營丘之制也”。今有《讀碑窠石圖》(圖中人物為王曉所畫)、《寒林平野圖》、《晴巒蕭寺圖》、《茂林遠岫圖》等傳世。李成對北宋的山水畫發展具有極大影響,師承者眾多,有許道寧、李宗成、翟院深、郭熙、王詵、燕文貴等。明末著名收藏家王時敏在《煙客題跋》中有《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中對袁樞贊賞道:“環翁使君,既工盤礴,又富收藏。李營丘為士大夫之宗,米南宮乃精鑒之祖,(袁可立子袁樞)故使荊、關,董、巨真名跡歸其家。”
隨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