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來亨
中文名:李來亨
別 名:李懋亨
國 籍:中國
民 族:漢族
出生地:米脂
逝世日期:1664年8月4日
信 仰:敬天法祖、守衛(wèi)漢家天下
主要成就:聯(lián)明抗清
爵 位:三原伯→三原侯→臨國公
李來亨——聯(lián)明抗清將領李來亨(?-1664年),米脂人,李錦義子。
永昌二年(1645年)隨李錦聯(lián)明抗清。永歷七年(1653年)出沒于湖北省興山縣的茅麓山,稱夔東十三家。永歷九年(1655年)立“圣帝行宮碑”。永歷十年(1656年)十二月封臨國公。順治十六年清軍深入云南追擊永歷帝,李定國勢孤,他與諸將攻重慶,牽制南下的清軍;康熙元年(1662年)清軍集中主力,分路進攻;他奮戰(zhàn)數(shù)年,最后據(jù)守茅麓山九連坪(今湖北興山西北);康熙三年(1664年),清兵圍茅麓山,來亨舉家自焚。
李來亨的軍事抗清生涯占據(jù)了他大部分領兵歲月,他的一生主要光陰都是在與滿清作斗爭中度過。雖然最后自盡而死,但他抗清御侮的英雄氣概、不屈不撓的民族精神、殺身成仁的民族氣節(jié),與山河同在,與日月同輝。
人物生平
少年時因災荒父母雙亡,被李自成的侄兒李錦收為義子,參加李自成農(nóng)民軍。
1645年(永昌二年)5月17日,李自成在通城九宮山遇害后,其妻高夫人召集農(nóng)民軍20余萬人,并在李錦、高一功等決策下,實現(xiàn)戰(zhàn)略大轉變,與南明政權合作,共同反清,授都督同知總兵,封三原伯。
1648年(順治五年),抗清隊伍中的軍閥、野心家孫可望悍然圍攻由貴州入蜀的高一功、黨守素、賀錦、李來亨部,只有李來亨力戰(zhàn)得脫,高一功等均被殺,南明抗清大業(yè)岌岌可危。“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李來亨挺身而出,繼續(xù)高舉抗清大旗,召集所部數(shù)萬人,經(jīng)過多次血戰(zhàn),率領部眾自貴州進入川、鄂邊境,同先期到達的郝?lián)u旗等部會師,并聯(lián)合當?shù)仄渌辞逦溲b,組成了夔東十三家軍。最后在方圓150余華里的茅麓山高山之上、密林深處,建立起抗清根據(jù)地。他實行屯田自給、予民休息的政策,關懷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稱他“小闖王”。他多次率兵出擊,給清軍以沉重打擊。
1650(永歷四年),李錦卒,與黨守素擊敗孫可望,屯兵竹山、房縣,出沒宜城、南漳、均州、谷城,晉封三原侯。
1651(永歷五年),入巴、歸之間,屯兵巫山、施州,建帥府于湖北省興山縣的茅麓山,實行屯田自給、與民休息的政策,關懷山中百姓疾苦,深得民心,都稱他“小闖王”。
1653(永歷七年),收復夷陵。1654(永歷八年),高一功卒,眾人推舉李來亨為帥,所部精銳三萬人。
1656(永歷十年),永歷帝命文安之出師,李定國暗中聯(lián)絡故將,命提督御前營,封征虜大將軍、太子少保、臨國公。
1657(永歷十一年),攻遠安,蜀將不能抵御。1658(永歷十二年),屯施州。
1659(永歷十三年),夔東十三家在李來亨帶領下,圍攻重慶,支援李定國,但是由于譚弘的背叛,只好撤退巫、巴。
1662(永歷十六年),清湖廣總督張長庚宣布永歷政權滅亡的消息,招降李來亨不應。李來亨奉韓王朱璟溧為正朔,繼續(xù)抗清。七月,清四川總督李國英屯兵萬縣。
1663(康熙二年),李國英、李長庚、總兵于大海集中秦、豫、楚、蜀四省十萬兵力,后勤二十萬人,分兵三路圍攻夔東農(nóng)民軍。一路自荊州、夷陵攻遠安、興山、巴東、歸州;一路自興安、鄖陽攻房縣、竹山、竹溪;一路自萬縣攻打夔州、建始、巫山、大寧(今重慶巫溪)、大昌。次年春攻入茅麓山。李來亨放棄九蓮坪,將清軍誘入險地,斃傷敵約萬人,會同郝?lián)u旗等挫敗了清軍圍攻,李國英僥幸逃回巫山。
1664年(康熙三年)清政府集中秦、豫、楚、蜀四省清軍和滿洲八旗兵,共十萬大軍在靖西將軍穆里瑪?shù)闹笓]下,圍攻茅麓山。李來亨奮起迎敵,滿洲兵在李來亨的炮火、檑木、滾石的打擊下,紛紛墜崖落澗,傷亡慘重,高級指揮官賀布索、穆里瑪之子蘇爾馬均被擊斃。清軍改變策略,對茅麓山所有出口,嚴防死守,長期圍困,企圖困死明軍。雙方相持數(shù)月,李來亨部物資消耗殆盡。李來亨在六月曾組織兩次突圍,雖拼死奮戰(zhàn),但寡不敵眾,無法突出重圍,知道已到最后關頭,決心與明朝的最后一片河山共存亡。處死了清方派來招降的叛徒李有實。8月4日,寨內(nèi)彈盡糧絕。李來亨事先妥善安排了年邁母親的生路,后與妻、子等家人撲向熊熊烈火,壯烈犧牲,譜寫了一曲氣壯山河的千秋正氣歌。
雖然我們對李來亨的生年和早期情況都不清楚,甚至連他的兒子的名字也難以查考,李自成祖孫四代在明清之際為反抗明朝和清朝統(tǒng)治者的暴政而英勇獻身的精神確實令人欽佩不已。李來亨父子犧牲后,部下士卒除少數(shù)投降外,都在混戰(zhàn)中壯烈捐軀。清朝將領惟恐有明軍將士潛藏逃出,派了大批兵丁“四山搜剿”,窮兇極惡地實行斬草除根,用他們自己的話說是“掃穴無遺類”
至此,以原大順軍余部為主體的夔東抗清斗爭堅持了二十年之久,以失敗告終,大陸上公開以恢復明朝為旗幟的武裝抗清運動結束了。南明滅亡、華夏民族被打斷脊梁昏睡三百多年的歷史也由此正式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