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靜成皇后
中文名:孝靜成皇后(博爾濟(jì)吉特氏)
外文名:穆麟德:hiyoošungga cibsen šanggan hūwangheo
別 名:靜妃、康慈皇貴太妃、康慈皇太后
國 籍:清朝
民 族:蒙古族(后抬旗入滿洲正黃旗)
出生地:蒙古科爾沁左右翼(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境內(nèi))
出生日期:嘉慶十七年五月十一日(1812年6月19日)
逝世日期:咸豐五年七月初九日(1855年8月21日)
職 業(yè):道光帝妃嬪、咸豐帝養(yǎng)母、恭親王生母
主要成就:撫育咸豐帝、為道光帝生育三子一女
丈 夫:道光帝
孝靜成皇后——道光皇后、恭親王奕䜣的生母孝靜成皇后(1812-1855),博爾濟(jì)吉特氏,刑部員外郎花良阿之女,先祖來自蒙古科爾沁左右翼(今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通遼市境內(nèi)),死后抬旗入滿洲正黃旗。是清宣宗道光帝之妃,清文宗咸豐帝的養(yǎng)母,也是恭親王奕䜣的生母。
在道光一朝,博爾濟(jì)吉特氏最高被封為皇貴妃,未被道光帝封為皇后。咸豐即位之后,封養(yǎng)母博爾濟(jì)吉特氏為皇考康慈皇貴太妃,依照皇太后規(guī)格奉養(yǎng),咸豐五年,太妃病篤,封為康慈皇太后,不久病逝,葬于慕東陵。咸豐年間初謚為孝靜康慈弼天撫圣皇后,不系宣宗謚,不祔廟。同治帝即位后,對孝靜皇后加謚,并系宣宗謚、升祔太廟。全謚為:靜康慈懿昭端惠莊仁和慎弼天撫圣成皇后。成為清朝歷史上獨(dú)一無二的既非前朝皇帝皇后、也非本朝皇帝的生母而被追封的皇后。
道光初年,博爾濟(jì)吉特氏以貴人的身份選秀入宮,之后在不到十年的時間里連續(xù)為道光帝生育三子一女,并且位分由靜貴人一路升為靜妃,可見在此期間博爾濟(jì)吉特氏還是比較受道光帝的寵愛的。而在道光十二年靜妃誕育皇六子奕䜣之后再無生育記錄,可能自此失寵。但是由于此時的靜妃已經(jīng)資歷頗深,所以在其后依舊得享晉封,于道光十三年再次晉為靜貴妃,超越了資歷更老的和妃和恬嬪。
道光二十年,道光帝的第三位嫡妻——孝全成皇后鈕鈷祿氏突然去世。道光帝非常哀慟,整整一年后,道光帝才下詔加封靜貴妃為靜皇貴妃,總攝后宮。在清朝后宮,皇貴妃位比副后,地位極盡尊貴,皇后健在時一般不立皇貴妃,此時的博爾濟(jì)吉特氏又執(zhí)掌六宮大權(quán),成為名副其實的六宮之首。然而道光帝哀悼孝全皇后,堅持不再立中宮,所以靜皇貴妃在道光朝不僅始終居于妾室,且道光修建自己妃嬪的妃園寢時更欽定次位將靜皇貴妃安排其內(nèi)。即使道光帝晚年對靜皇貴妃所生之皇六子奕䜣十分重視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