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竹氣筍
慈竹氣筍
(《草木便方》)
【異名】陰慈竹筍子、陰筍子(《民間常用草藥匯編》)。
【來源】為禾本科植物慈竹受病害之嫩苗。植物形態詳"慈竹葉"條。
【采集】5~6月采集遭受病害的未出土的嫩筍,曬干。
【性味】《四川中藥志》:"性寒,味苦微甘,無毒。"
【功用主治】清熱,解毒,止血。治消渴,小便熱痛,脫肛,小兒頭身熱瘡,刀傷。
①《草木便方》:"煅搽腎風癢,小兒頭身惡瘡。"
②《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清熱解毒,收脫肛。"
③《四川中藥志》:"治消渴,小便熱赤作痛。"
④《重慶草藥》:"燒灰研細敷刀傷,可以止血生肌。"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6~2兩。外用:煅存性,研末敷。
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整理而成,信息的準確性不足,如有身體不適,請醫院就診!
隨便看看
中藥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