貂尾
貂尾
(《綱目拾遺》)
【來源】為鼬科動物紫貂的尾或皮毛。
【動物形態】紫貂,又名:黑貂(《國策》),栗鼠(《爾雅翼)),貂鼠、松狗(《綱目》)。
體長38~56厘米,尾長12~18厘米,體重0.5~0.8公斤。體形細長。鼻面部尖。耳大,略成三角形。四肢短,五趾,爪小而彎曲銳利。冬季毛茸密,絨毛豐厚,連掌跖全都被毛。全身棕褐色,稍攙黃白色毛。頭頸部顏色淡,呈灰棕色,耳部更淡。頰部灰棕色,喉胸部呈橙黃色,胸部雜有棕褐色毛。尾毛蓬松。
棲于寒冷地帶樹林中,筑巢于樹洞或樹根下、石堆內。夜間較活躍,善爬樹。單獨生活。以各種小型嚙齒類為食,亦食松鼠、兔、鳥類和鳥卵、松子、漿果等。4~7月間交配,懷孕期9~10個月。每胎1~4仔。分布黑龍江、吉林、新疆等地。
【功用主治】《養素園傳信方》:"凍瘡,燒存性為末,摻爛處。未破者,香油和搽。"
本站信息來源于網絡整理而成,信息的準確性不足,如有身體不適,請醫院就診!
隨便看看
中藥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