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夜間作戰
夜間戰斗是如何進行的,它的特征是什么,這些全是戰術上的問題。我們在這里,只是把夜間戰斗作為一個特殊的手段進行考察。
實際上,任何夜間攻擊都只是程度較強的奇襲。初看起來,夜間攻擊似乎是非常有效的,因為在人們的想象中,防御者遭到攻擊是出乎意料的,而進攻者對于所要發生的一切卻必然早就有了準備。他們的處境多么不同啊!他們把夜間戰斗想象成:一方面防御者處于極混亂的狀態,另一方面攻擊者只要在對方極端混亂中收獲果實就可以了。那些不指揮任何軍隊。不負擔任何責任的人認為能常常進行夜襲,然而在現實中夜襲是很少見的。
上述那種想象都是在如下的前提下產生的:攻擊者了解防御者的措施,由于那些措施都是事前采取的而且是很顯然的,是攻擊者通過偵察和研究一定可以了解到的,與此相反,攻擊者的措施是在進攻之前所采取的,對方肯定無法了解。然而,攻擊者的措施并不是完全無法知道的,防御者的措施也不是完全能夠了解到的。假如我們同敵人的距離,不是近到象霍赫基爾希會戰前奧國軍隊同腓特烈大帝那樣可以直接看到對方,那么我們只可以通過搜索和偵察的報告以及從俘虜和敵探的口供中了解敵人的配置情況。這樣了解的情況常是很不完全的,從來就不是正確可靠的,因為這些情報總是多少有些過時了,敵人的配置也可能已經有了改變。然而,在過去軍隊采用舊的戰術和野營方法時,要了解敵人的配置情況比現在容易得多。幕營比廠營或露營易于識別得多,部隊有規則地展開成橫隊的野營也比現在常用的各師成縱隊的野營容易識別。即使我們能夠看到敵人某個師成縱隊地野營的整個營地,但還不能充分了解他的配置情況。
而且,對攻擊者來說,了解防御者的配置情況,和了解防御者在戰斗過程中采取的措施一樣是重要的,這些措施并不僅僅涉及射擊的問題。在現代戰爭中,這些措施給夜襲造成的困難,比在過去的戰爭中要大得多,因為在現代戰爭中,這些措施比戰斗前采取的措施多得多。在現代的戰斗中,防御者的配置多半不是固定的,而是臨時的,因而防御者比過去更能出其不意地反攻敵人。
所以,除了直接觀察之外,攻擊者在夜襲時很少能或者根本不能了解到防御者更多的情況。
但是,防御者卻有一個小的有利條件,他對自己陣地內的地形比攻擊者熟悉,就好比一個人在他自己的家里,即使是在黑暗中,也比陌生人更容易辨明方向。同攻擊者相比較起來,他能清楚地了解他軍隊的各個部分在什么地方,也可以比較容易地到達那里。
可見,在夜間戰斗中,攻擊者象防御者一樣需要了解情況,因此,只有由于特殊的原因,才可以進行夜間攻擊。
這些特殊的原因多半只同軍隊的某一部分有關系,而很少關系到軍隊的整體。因而,通常只是在從屬的戰斗中進行夜襲,在大會戰中進行夜襲的情況是很罕見的。
假如其他情況有利,我們就可以用巨大的優勢兵力攻擊敵軍的一個從屬部分,從而把它包圍起來,予以全殲,或者使它在不利的戰斗中蒙受重大的損失。但是,我們必須出其不意地行動,要不然這種意圖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因為敵人的任何一個部分都不會甘愿投入這樣一次不利的戰斗,而會回避這種戰斗。但,除了利用十分隱蔽的地形的少數情況以外,也只有在夜間才能達到高度的出其不意。因而,如果打算利用敵軍某一從屬部分配置方面的缺點來實現上述意圖,就必須利用夜暗,即使正式的戰斗要在拂曉開始,起碼也要在夜間做好預先的戰斗部署。對敵軍的小部隊或前哨的小規模夜襲就是這樣進行的,其關鍵就在于利用優勢兵力,進行迂回,出其不意地強迫敵人進行一次不利的戰斗,使他不受極大損失就無法脫身。
被攻擊的部隊越龐大,對它進行這樣的攻擊就越困難,這是因為兵力較大的部隊擁有較多的手段,在援軍到來以前,可以進行較長時間的抵抗。
因為上述原因,在一般情況下也根本不能把敵人整個軍隊作夜間攻擊的對象,因為,即使沒有外來的援軍,它自身也有足夠的手段可以對付多面攻擊。特別是在現代,任何人對這樣普通的攻擊都是一開始就有所戒備的。多面攻擊能否收到效果,常常并不取決于出其不意,而完全取決于其他條件。在這里我們不想研究這些條件,而只想指出:迂回固然能收到很大的效果,但也帶有很大的危險性。所以,除個別情況外,要想迂回就必須象攻擊敵軍的某一從屬部分那樣具備優勢兵力。
然而,包圍或迂回敵軍的一支小部隊,尤其是在漆黑的夜間,還是比較可行的。因為我們使用的部隊不管對敵人有多大的優勢,到底竟是自己整個軍隊的一個從屬部分。在這種冒巨大危險的賭博中,人們只會拿一部分兵力作賭注,而不會用整個軍隊作賭注。此外,軍隊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通常都能支援和收容前去冒險的這一個部分,從而減少這次行動的危險。
然而,夜襲之所以只能由較小的部隊來進行,不僅因為它是在冒險,而且也因為在實行上有許多困難。既然出其不意是夜襲基礎,那么隱蔽活動就成為夜襲的基本條件。小部隊比大部隊容易隱蔽地活動,而整個軍隊的縱隊卻很少能做到這點。所以,通常只能對敵軍的個別前哨進行夜襲,至于較大的部隊,只有當它沒有足夠的前哨時,才可以對它進行夜襲。比如腓特烈大帝在霍赫基爾希會戰中就是因為沒有足夠的前哨才受到夜襲的。比起從屬部分來,整個軍隊遭到夜襲的情況是極其罕見的。
在現代,戰爭比從前進行得更加迅速。更加激烈,雙方始終處于勝負決定以前的緊張狀態中,所以,雖然雙方軍隊經常相距很近,而且不設強大的前哨配系,但在這個時刻,雙方都有非常充分的戰斗準備。與此相反,在過去的戰爭中卻往往有一種習慣,即使除去相互牽制以外沒有任何其他的企圖,雙方軍隊還是要面對面地安營扎寨,相峙很久的時間。腓特烈大帝就經常在近到可以進行炮戰的距離上和奧軍對抗幾個星期。
但是,在現代戰爭中這種便于進行夜襲的設營方法已經不實用了。現代軍隊已不再攜帶全部給養和野營必需品,所以,通常有必要在敵我之間保持一日行程的距離。假如我們還想特別考察一下對整個敵人軍隊進行夜襲的問題,那么就能夠看出,足以促使進行夜襲的原因是很少的,現歸納如下:
敵人格外粗心或者鹵莽,但這種情況是不常見的;即使有這種情況,敵人精神方面的巨大優勢也會彌補這一缺點。
敵軍驚慌失措,或我軍精神方面的優勢足以代替指揮。
突破敵軍優勢兵力的包圍,因為在此時一切都有賴于出其不意,而且只有突破重圍這個意圖才會使兵力更好地集中起來。
最后,敵我雙方兵力懸殊,我方處于十分絕望的處境,只有冒極大的危險才能有成功的希望。
但是,在上面所述的這些情況中還需要具備一個條件,這就是,敵軍就在我們眼前,并且沒有前衛來掩護。
此外,大多數的夜間戰斗是隨著日出而告終的,接近敵人和發起攻擊都必須在夜暗中進行,這樣,進攻者就能更好地利用敵人的混亂。如果只利用夜暗接近敵人而戰斗要在拂曉才開始,那就不能算是夜間戰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