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野營
對軍隊戰斗外的三種狀態,我們只從戰略的角度來研究,即是說,它們只被看作是戰斗的預先形態,即地點。時間和兵力的決定來進行研究。至于戰斗的內部部署和向戰斗狀態過渡等問題,則屬于戰術范疇。
我們所說的野營,是指舍營之外的各種宿營——幕營。廠營或者是露營。野營同它所預示的戰斗,在戰略上是完全相同的,在戰術上,卻未必經常一致,因為人們基于某些原因所選擇的營地,可能并不恰好就是預定的戰場。關于軍隊配置(即軍隊的各部分應占據的位置)必須談的問題我們已經談過了,此時只是對野營作些歷史的考察。
從前,即從軍隊的數量再一次大大增加。戰爭變得更加持久。戰爭的各個部分聯結得更緊密的那個時候起,直到法國革命時為止,軍隊一直是用帳篷宿營的。這是當時的正常情況。暖和季節一到,軍隊就離開營房,又到了冬季,一旦回到營房里去。冬營在某種意義上應該看作是非戰爭狀態,因為軍隊在冬營時就象停了的鐘表一樣已不再起作用了。軍隊在進入真正的冬營以前為了休息進行的舍營,和在面積不大的地方進行的短時間的其余各種舍營,都不過是過渡狀態和特殊狀態。
至于雙方軍隊這樣有規律地和自愿地停止活動,在過去和現在為什么能同戰爭的目的和本質協調一致,這里不是研究這個問題的地方,以后再談。在這兒我們只說明當時的情況就是如此。
自打法國革命戰爭以來,因為運送帳篷必須有龐大的輜重,許多軍隊就完全不用帳篷了。一方面人們認為,在一支十萬人的軍隊中,最好能節約下運送帳篷的六千匹馬,從而增多五千名騎兵或者幾百門火炮。另一方面,在迅速并且大規模的運動中,這種龐大的輜重只能是一種累贅,不會有多大用處。
然而,如此一來就產生了兩個不利的影響:兵力將受到更大的消耗;地方將遭到更大的破壞。
無論粗麻布造的帳篷的保護作用多么小,人們都不應該忽視,軍隊長時間沒有帳篷是會感到很不舒適的。有一天使用帳篷或不使用帳篷,差別是很微小的,因為帳篷幾乎不能蔽風和御寒,也不能完全防潮。但是,要是在一年里不使用帳篷的情況重復兩三百次,那么微小的差別就變成很大的差別。軍隊因為生病而損失較大,就成為非常自然的結果。
至于軍隊沒有帳篷會使地方受到破壞,那就不用加以說明了。
由于取消帳篷有上述兩種不利的影響,有人可能會以為,戰爭的激烈程度一定會受到另一種方式的削弱,即軍隊不得不更長時間地并更經常地進行舍營,并且由于缺乏設營器材,有帳篷時本來能采取的一些配置也只好放棄了。
如果不是戰爭在這個時期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從而這些微小的。次要的影響被抵消,那么就有可能出現戰爭威力被削弱的情況。
可是,戰爭的原始暴烈性已是這樣不可抗拒,戰爭的威力已是這樣異乎尋常,以致連上述的定期的休息時期也被取消了,雙方都在盡其全部力量尋求決戰,關于這一點我們將在第九篇中詳細論述。在這種情形下,就根本不存在軍隊的運用由于不使用帳篷而發生變化的問題。軍隊應當廠營還是露營,只能夠根據整個行動的目的和計劃來決定,根本不是由天候。季節和地形條件條決定的。
至于戰爭是否在任何時候和任何情況下都會保持這樣的威力,我們在以后再談。戰爭的威力如果沒有這樣大,不使用帳篷當然就容易會對作戰產生一些影響。只是,如果說這種影響大到足以促使軍隊再使用帳篷宿營,那是值得懷疑的。這是由于,戰爭要素已經大為擴大,即使它在某個時刻在某種特定條件下還不時地回到以前那種狹小的范圍中去,但很快又會以其不可抑制的本性不斷地從這個范圍沖出。所以,軍隊的固定制度和裝備只能根據戰爭的性質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