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的刮痧療法
:佚名
便秘是指由于大腸傳導(dǎo)失常,導(dǎo)致大便秘結(jié),排便周期延長,或周期不長,但糞質(zhì)干結(jié),排出艱難,或糞質(zhì)不硬,雖有便意,但便而不暢病癥。
便秘是臨床常見癥狀,可出現(xiàn)于各種急慢性病癥過程中。
主要癥狀有糞便量少、干硬、次數(shù)減少等,輕者可無其他癥狀。部分頑固性便秘者可十余天到一個月才大便一次,可伴有肛門直腸壓迫感,排便不凈感,便意頻發(fā)。亦可有會陰、臀、大腿后面和髖關(guān)節(jié)附近區(qū)域的鈍痛,并于排便后消失。并發(fā)痔瘡、肛裂、肛周潰瘍的乳頭炎者,可出現(xiàn)肛門灼痛和便血。有時亦可有頭昏頭痛、厭食、口臭、體重減輕等全身癥狀。另外可有各種器質(zhì)性病變相應(yīng)的臨床癥狀。本病可分為實證與虛證兩大類。
一、實證便秘
(一)癥狀
以大便秘結(jié),暖氣頻作,腹中脹痛,納食減少為主要癥狀。
(二)治法
(1)選穴 大腸俞、小腸俞、天樞、腎俞、大椎、內(nèi)庭。(見圖2-13-1、圖2-13-2、圖2-13-3)
(2)定位 大腸俞:在腰部,當(dāng)?shù)谒难导幌拢蚤_1.5寸。
小腸俞: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天樞:在腹部,肚中旁開2寸。
腎俞:在腰部,當(dāng)?shù)诙导幌拢蚤_1.5寸。
大椎:背部后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內(nèi)庭:足背第二、第三趾間縫紋端。
(3)刮拭順序 先刮頸部大椎穴,然后刮背部腎俞至大腸俞、小腸俞,再刮腹部天樞穴,最后刮內(nèi)庭。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拭背部腎俞至大腸俞、小腸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線天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足部內(nèi)庭穴,30次,可不出痧。
二、虛證便秘
(一)癥狀
虛秘表現(xiàn)為雖有便意,臨廁努掙乏力,掙則汗出短氣,便后疲乏,大便并不干結(jié),面色蒼白。
(二)治法
(1)選穴 大腸俞、小腸俞、天樞、腎俞、足三里、氣海、三陰交。(見圖2-13-1、圖2-13-2)
(2)定位 大腸俞:在腰部,當(dāng)?shù)谒难导幌拢蚤_1.5寸。
小腸俞:在骶部,當(dāng)骶正中嵴旁1.5寸,平第一骶后孔。
天樞:在腹部,臍中旁開2寸。
腎俞:在腰部,當(dāng)?shù)诙导幌拢蚤_1.5寸。
足三里:膝蓋下3寸,脛骨外側(cè)一橫指處。
氣海:位于體前正中線,臍下1寸半。
三陰交:在小腿內(nèi)側(cè),當(dāng)足內(nèi)踝尖上3寸,脛骨內(nèi)側(cè)緣后方。
(3)刮拭順序 先刮背部腎俞至大腸俞、小腸俞,然后刮腹部天樞至氣海,再刮下肢三陰交,最后刮下肢外側(cè)足三里。
(4)刮拭方法 瀉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適量刮痧油。先刮頸后高骨大椎穴,用力要輕柔,不可用力過重,可用刮板棱角刮拭,以出痧為度。刮拭背部腎俞至大腸俞、小腸俞穴,用刮板角部由上至下刮拭,30次,出痧。刮拭腹部正中線天樞穴至氣海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為度。最后用刮板角部重刮下肢內(nèi)側(cè)三陰交穴和外側(cè)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三、病例
潘某,女,30歲。體形稍胖,面白。患者素有便秘疾患,甚至一周一解,解如算盤子,腹無所苦。本次是從外地回來后(可能是因為坐汽車緣故)大便一直不暢快,每日早晨5點左右腹痛而有便意,但解之不暢,解不多,大便成條,顏色未查,每晚8點后腹脹,脹及兩脅側(cè),矢氣多,臭穢,矢氣后腹脹緩解。納食如常,口不干不苦,不嘔吐不反酸,喉中痰梗。舌質(zhì)淡白,苔薄白,六脈沉細。取大腸俞、小腸俞、天樞、腎俞、足三里、氣海、三陰交穴,在涂抹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療,每周2次。1周后2日解大便一次,大便色如常,余癥狀消失。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