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常見的方法
:佚名
刮痧是一種老幼適宜的養(yǎng)生方法。以刮痧板的薄邊、厚邊和棱角在人體皮膚上進行直行或橫行地反復(fù)刮拭,稱為刮痧手法。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刮痧手法及相應(yīng)的注意事項。
針對身體部位變化不斷調(diào)節(jié)刮痧時的手法,才能更好的全面的刮拭到全身每個部位,常見的刮痧手法有邊揉法、解揉法等等。刮痧是一種老幼適宜的養(yǎng)生方法。以刮痧板的薄邊、厚邊和棱角在人體皮膚上進行直行或橫行地反復(fù)刮拭,稱為刮痧手法。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些常用的刮痧手法及相應(yīng)的注意事項。
角推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在人體膚表的一定部位(穴位或病灶點)稍施壓力,做單方向直線推移運動,稱為角推法。
操作要領(lǐng):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邊棱角面?zhèn)葹橹c,著力于體表穴位或病灶點,施術(shù)者上肢肌肉放松、沉肩、垂肘、懸腕,將力貫注于刮痧板厚邊棱角面?zhèn)龋⒂泄?jié)奏地往返呈直線向前推進,注意用腕部的擺動帶動刮痧板厚邊棱角的擺動,使之產(chǎn)生持續(xù)均勻的推力與壓力作用于經(jīng)絡(luò)、穴位、病灶點。
注意事項: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于體表,施推過程中,腕部要擺動自如、靈活、不可跳躍或略過。此法可為用刮法刮痧出痧后的配套手法。亦可單獨使用(但需先涂刮痧潤膚油或乳)。
邊揉法
用刮痧板厚邊在施治皮膚上或刮痧出痧部位并以“病灶點”附近為其重點,進行前后左右、內(nèi)旋或外旋揉動的方法,稱為邊揉法。
操作要領(lǐng):手握刮痧板,以薄邊對掌心,厚邊為著力點,著力于患者皮膚,將手腕及臂部放松,使手握刮痧板,腕部靈活自如的旋動。動作應(yīng)連續(xù),著力由輕漸漸加重,再由重漸漸減輕,均勻持續(xù)而輕柔的旋轉(zhuǎn),具體施治部位局部軟組織及肌肉的薄厚,決定施力之輕重。
注意事項:用刮痧板厚邊著力于患部,以腕的回旋隨之移動,避免觸打或跳躍。此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局部操作時間以20~30次或5~10分鐘為宜。
角揉法
用刮痧板厚邊棱角在人體體表穴位、病灶點附近進行回旋擺動運動,稱為角揉法。
操作要領(lǐng):手握刮痧板,以厚邊棱角邊側(cè)為著力點或厚棱角面?zhèn)葹橹c,著力于患者皮膚(穴位或病灶點),并附著其上(吸附在皮膚表面不移動,但帶動皮膚下面的組織搓揉活動,且用力可輕可重。)施以旋轉(zhuǎn)回環(huán)的連續(xù)動作。
注意事項:用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于患部皮膚穴位處或刮痧、走罐出痧后的病灶點處。
拍法
以刮痧板面為工具拍擊需施治穴位或部位,稱為拍法。
操作要領(lǐng):施術(shù)者以單手緊握刮痧板一端,以刮痧板面為著力點在腕關(guān)節(jié)自然屈伸的帶動下,一落一起有節(jié)奏地拍而打之。一般以腕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輕力,以肘為中心活動帶動刮痧板拍打為中力,在拍打施力時,臂部要放松,著力大小應(yīng)保持均勻、適度,忌忽快忽慢。此法常用于肩背部、腰部及上下肢如肘窩和窩。
注意事項:操作中不宜用暴力,小兒及年老極虛者慎用。
點法
用刮痧板棱角(厚面、薄面均可運用)著力于施治穴位或部位,用力按壓深層組織的手法,稱之點法。
操作要領(lǐng):手握刮痧板,以刮痧板厚棱角邊側(cè)為著力點或以刮痧板薄棱角邊側(cè)靠棱角端為著力點,著力于體表一定的穴位。本法是一種較強的手法,用力要逐漸加重,使患者產(chǎn)生強烈的得氣感(酸、麻、脹、痛的感覺)。點法在治療中,一般都針對肌肉較豐厚的穴位或病灶點,以及關(guān)節(jié)縫隙、骨頭之間的狹小部位等,如環(huán)跳穴可用刮痧板厚邊棱角點,膝眼穴可用刮痧板薄邊棱角點。
注意事項:本法作用于人體上,刺激都是很強烈的,一般以刮痧板厚邊棱角著力為主,薄邊棱角著力少用(僅用于膝眼等穴)。操作中忌用暴力,而應(yīng)按壓深沉,逐漸施力,再逐漸減力,反復(fù)操作。亦可在使用時略加顫動,以增加療效。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