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八年
先秦:左丘明
【經(jīng)】八年春王正月,公會王人、齊侯、宋公、衛(wèi)侯、許男、曹伯、陳世子款盟于洮。鄭伯乞盟。夏,狄伐晉。秋七月,禘于大廟,用致夫人。冬十有二月丁未,天王崩。
【傳】八年春,盟于洮,謀王室也。鄭伯乞盟,請服也。襄王定位而后發(fā)喪。
晉里克帥師,梁由靡御。虢射為右,以敗狄于采桑。梁由靡曰:「狄無恥,從之必大克。」里克曰:「拒之而已,無速眾狄。」虢射曰:「期年,狄必至,示之弱矣。」
夏,狄伐晉,報(bào)采桑之役也。復(fù)期月。
秋,禘而致哀姜焉,非禮也。凡夫人不薨于寢,不殯于廟,不赴于同,不祔于姑,則弗致也。
冬,王人來告喪,難故也,是以緩。
宋公疾,大子茲父固請?jiān)唬骸改恳拈L,且仁,君其立之。」公命子魚,子魚辭,曰:「能以國讓,仁孰大焉?臣不及也,且又不順。」遂走而退。
譯文
八年春季,魯僖公和周王室的使者、齊桓公、宋桓公、衛(wèi)文公、許僖公、曹共公、鄭世子款在洮地會盟,商談安定王室。鄭文公請求參加盟會,表示順服。襄王的君位安定后,才舉行喪禮。
晉國的里克率領(lǐng)軍隊(duì),梁由靡駕御戰(zhàn)車,虢射作為車右,在采桑打敗了狄人。梁由靡說:“狄人不以逃走為恥,如果追擊,必然大勝。”里克說:“嚇唬一下就行了,不要因?yàn)樽窊粽衼砀嗟牡胰恕!彪缴湔f:“只要一年,狄人必然再來,不去追擊,就是向他們示弱了。”
夏季,狄人進(jìn)攻晉國,這是為了報(bào)復(fù)采桑這一戰(zhàn)役,應(yīng)驗(yàn)了,虢射所說一年的預(yù)言。
秋季,舉行宗廟合祭,把哀姜的神主放在太廟里,這是不合于禮的。凡是夫人,如果不死在正房里,不在祖廟里停棺,不向同盟國家發(fā)訃告,不陪祀祖姑,就不能把神主放進(jìn)太廟里去。
冬季,周王室的使者來魯國訃告喪事,由于發(fā)生禍難,所以訃告遲了。
宋桓公得了重病,太子茲父再三請求說:“目夷年長而且仁愛,君王應(yīng)該立他為國君。”宋桓公就下令要目夷繼位。目夷推謝說:“能夠把國家辭讓給別人,還有比這更大的仁愛嗎?下臣不如他!而且又不符合立君的順序。”于是就退了出去。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shí),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shí)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xiàn)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