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公二十七年
先秦:左丘明
【經(jīng)】二十有七年春,公如齊。公至自齊,居于鄆。夏四月,吳弒其君僚。楚殺其大夫郤宛。秋,晉士鞅、宋樂祁犁、衛(wèi)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會于扈。冬十月,曹伯午卒。邾快來奔。公如齊。公至自齊,居于鄆。
【傳】二十七年春,公如齊。公至自齊,處于鄆,言在外也。
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掩余、公子燭庸帥師圍潛。使延州來季子聘于上國,遂聘于晉,以觀諸侯。楚莠尹然,工尹麇帥師救潛。左司馬沈尹戌帥都君子與王馬之屬以濟(jì)師,與吳師遇于窮。令尹子常以舟師及沙汭而還。左尹郤宛、工尹壽帥師至于潛,吳師不能退。
吳公子光曰:「此時也,弗可失也。」告鱄設(shè)諸曰:「上國有言曰:『不索何獲?』我,王嗣也,吾欲求之。事若克,季子雖至,不吾廢也。」鱄設(shè)諸曰:「王可弒也。母老子弱,是無若我何。」光曰:「我,爾身也。」
夏四月,光伏甲于堀室而享王。王使甲坐于道,及其門。門階戶席,皆王親也,夾之以鈹。羞者獻(xiàn)體改服于門外,執(zhí)羞者坐行而入,執(zhí)鈹者夾承之,及體以相授也。光偽足疾,入于堀室。鱄設(shè)諸置劍于魚中以進(jìn),抽劍剌王,鈹交于胸,遂弒王。闔廬以其子為卿。
季子至,曰:「茍先君廢無祀,民人無廢主,社稷有奉,國家無傾,乃吾君也。吾誰敢怨?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亂,立者從之,先人之道也。」覆命哭墓,復(fù)位而待。吳公子掩余奔徐,公子燭庸奔鐘吾。楚師聞吳亂而還。
郤宛直而和,國人說之。鄢將師為右領(lǐng),與費無極比而惡之。令尹子常賄而信讒,無極譖郤宛焉,謂子常曰:「子惡欲飲子酒。」又謂子惡:「令尹欲飲酒于子氏。」子惡曰:「我,賤人也,不足以辱令尹。令尹將必來辱,為惠已甚。吾無以酬之,若何?」無極曰:「令尹好甲兵,子出之,吾擇焉。」取五甲五兵,曰:「置諸門,令尹至,必觀之,而從以酬之。」及饗日,帷諸門左。無極謂令尹曰:「吾幾禍子。子惡將為子不利,甲在門矣,子必?zé)o往。且此役也,吳可以得志,子惡取賂焉而還,又誤群帥,使退其師,曰:『乘亂不祥。』吳乘我喪,我乘其亂,不亦可乎?」令尹使視郤氏,則有甲焉。不往,召鄢將師而告之。將師退,遂令攻郤氏,且爇之。子惡聞之,遂自殺也。國人弗爇,令曰:「爇郤氏,與之同罪。」或取一編菅焉,或取一秉稈焉,國人投之,遂弗也。令尹炮之,盡滅郤氏之族黨,殺陽令終與其弟完及佗與晉陳及其子弟。晉陳之族呼于國曰:「鄢氏、費氏自以為王,專禍楚國,弱寡王室,蒙王與令尹以自利也。令尹盡信之矣,國將如何?」令尹病之。
秋,會于扈,令戍周,且謀納公也。宋、衛(wèi)皆利納公,固請之。范獻(xiàn)子取貨于季孫,謂司城子梁與北宮貞子曰:「季孫未知其罪,而君伐之,請囚,請亡,于是乎不獲。君又弗克,而自出也。夫{山乙}無備而能出君乎?季氏之復(fù),天救之也。休公徒之怒,而啟叔孫氏之心。不然,豈其伐人而說甲執(zhí)冰以游?叔孫氏懼禍之濫,而自同于季氏,天之道也。魯君守齊,三年而無成。季氏甚得其民,淮夷與之,有十年之備,有齊、楚之援,有天之贊,有民之助,有堅守之心,有列國之權(quán),而弗敢宣也,事君如在國。故鞅以為難。二子皆圖國者也,而欲納魯君,鞅之愿也,請從二子以圍魯。無成,死之。」二子懼,皆辭。乃辭小國,而以難復(fù)。
孟懿子、陽虎伐鄆。鄆人將戰(zhàn),子家子曰:「天命不慆久矣。使君亡者,必此眾也。天既禍之,而自福也,不亦難乎?猶有鬼神,此必敗也。烏呼!為無望也夫,其死于此乎!」公使子家子如晉,公徒敗于且知。
楚郤宛之難,國言未已,進(jìn)胙者莫不謗令尹。沈尹戌言于子常曰:「夫左尹與中廄尹莫知其罪,而子殺之,以興謗讟,至于今不已。戌也惑之。仁者殺人以掩謗,猶弗為也。今吾子殺人以興謗,而弗圖,不亦異乎?夫無極,楚之讒人也,民莫不知。去朝吳,出蔡侯朱,喪太子建,殺連尹奢,屏王之耳目,使不聰明。不然,平王之溫惠共儉,有過成、莊,無不及焉。所以不獲諸侯,邇無極也。今又殺三不辜,以興大謗,幾及子矣。子而不圖,將焉用之?夫鄢將師矯子之命,以滅三族,國之良也,而不愆位。吳新有君,疆埸日駭,楚國若有大事,子其危哉!知者除讒以自安也,今子愛讒以自危也,甚矣其惑也!」子常曰:「是瓦之罪,敢不良圖。」九月己未,子常殺費無極與鄢將師,盡滅其族,以說于國。謗言乃止。
冬,公如齊,齊侯請饗之。子常子曰:「朝夕立于其朝,又何饗焉?其飲酒也。」乃飲酒,使宰獻(xiàn),而請安。子仲之子曰重,為齊侯夫人,曰:「請使重見。」子家子乃以君出。
十二月,晉籍秦致諸侯之戍于周,魯人辭以難。
譯文
二十七年春季,昭公到齊國去。昭公從齊國回來,住在鄆地,這是說住在國都以外。
吳王想要借楚國有喪事的機(jī)會進(jìn)攻楚國,派公子掩馀、公子燭庸領(lǐng)兵包圍潛地,派延州來季子到中原各國聘問。季子到晉國聘問,以觀察諸侯的態(tài)度。楚國的莠尹然、工尹麇領(lǐng)兵救援潛地,左司馬沈尹戌率領(lǐng)都邑親兵和王馬的部屬增援部隊,和吳軍在窮地相遇。令尹子常帶著水軍到了沙汭而回來,左尹郤宛、工尹壽領(lǐng)兵到達(dá)潛地,吳軍不能撤退。
吳國的公子光說:“這是機(jī)會,不能失去了。”告訴鱄設(shè)諸說:“中原的國家有話說:‘不去尋求,哪里能夠得到王位。’我是王位的繼承人,我就要尋求。事情如果成功,季子雖然來到,也不能廢掉我。” 鱄設(shè)諸說:“君王是可以殺掉的。但是我母親老了,兒子還小,我拿他們沒有辦法。”公子光說:“我,就是你。”
夏季,四月,公子光在地下室埋伏甲士而設(shè)享禮招待吳王。吳王讓甲士坐在道路兩旁,一直到大門口。大門、臺階、里門、坐席上,都是吳王的親兵,手持短劍護(hù)衛(wèi)在吳王兩旁,端菜的人在門外先脫光衣服再換穿別的衣服,端菜的人膝行而入,持劍的人用劍夾著他,劍尖幾乎碰到身上,然后才遞給上菜的人。公子光假裝有病,躲進(jìn)地下室,鱄設(shè)諸把劍放在魚肚子里然后進(jìn)入,抽出劍猛刺吳王,兩旁親兵的短劍也交叉刺進(jìn)了鱄設(shè)諸的胸膛,結(jié)果還是殺死了吳王。闔廬讓鱄設(shè)諸的兒子做了卿。
季子到達(dá),說:“如果先君沒有廢棄祭祀,百姓沒有廢棄主子,土地和五谷之神有人奉獻(xiàn),國家和家族沒有顛覆,他就是我的國君。我敢怨恨誰?哀痛死去的,事奉活著的,以等待天命。不是我發(fā)起了動亂,誰立為國君,我就服從誰,這是先代的常法。”到墳?zāi)骨翱奁鼜?fù)命,回到自己原來的官位上等待命令。吳國的公子掩馀逃奔徐國,公子燭庸逃亡鐘吾,楚軍聽說吳國發(fā)生動亂就收兵返回。
郤宛正直而和善,國內(nèi)的人們都喜歡他。鄢將師做右領(lǐng),和費無極勾結(jié),憎恨郤宛。令尹子常貪求財物而相信誣蔑人的話,費無極就誣陷郤宛,對子常說:“郤宛要請您喝酒。”又對郤宛說:“令尹要到您家里去喝酒。”郤宛說:“我是下賤的人,不足以讓令尹到這里來。令尹如果真想要前來,賜給我的恩惠就太大了。我沒有東西奉獻(xiàn),怎么辦?”費無極說:“令尹喜歡皮甲武器,您拿出來,我來挑選。”選取了五領(lǐng)皮甲,五種武器,說:“放在門口,令尹到來,一定要觀看,就乘機(jī)獻(xiàn)給他。”等到舉行享禮的那一天,郤宛把皮甲武器放在門邊的帳幔里,費無極對令尹說:“我?guī)缀踝屇獾湥S宛打算對您不利,皮甲和武器都放在門口了。您一定不要去!況且這次潛地的戰(zhàn)役,本來楚國可以得志于吳國,郤宛受了賄賂而回來,又貽誤了將領(lǐng)們,讓他們退兵,說‘乘人動亂而進(jìn)攻,不吉祥’。吳國乘我們有喪事,我們乘他們的動亂,不也是可以的嗎?”令尹讓人到郤氏那里看動靜,就看到有皮甲和武器在門口。令尹不去郤家了,便召見鄢將師并把情況告訴他,鄢將師退下,就下令攻打郤氏,并且放火燒了他的家。郤宛聽到消息,就自殺了。國內(nèi)的人們不肯放火,鄢將師下令說:“不燒郤家,和他同罪。”有人拿著一張席子,有人拿著一把稻草,國內(nèi)的人們都拿去扔掉,因此沒有燒著,令尹派人燒了郤家,把郤氏的族人、親屬全都消滅,殺了陽令終和他的弟弟完及佗,還殺了晉陳和他的子弟。晉陳的族人在國都里喊叫說:“鄢氏、費氏以君王自居,專權(quán)而禍亂楚國,削弱孤立王室,蒙蔽君王和令尹來為自己牟利。令尹全都相信他們了,國家將要怎么辦?”令尹很擔(dān)心。
秋季,晉國士鞅、宋國樂祁犁、衛(wèi)國北宮喜、曹人、邾人、滕人在扈地會見,這是為了命令去成周戍守,同時商量送回昭公。宋國、衛(wèi)國都認(rèn)為送回昭公對自己國家有利,堅決地請求。范獻(xiàn)子在季孫那里取得了財禮,對司城子梁和北宮貞子說:“季孫還不知道他自己的罪過,而國君攻打他,他請求囚禁、請求逃亡,在當(dāng)時都得不到同意。國君又沒有戰(zhàn)勝他,就自己出國了,難道沒有防備而能趕走國君嗎?季氏恢復(fù)原來的職位,是上天挽救了他,止息了昭公親兵的憤怒,啟發(fā)了叔孫氏的心意。不是這樣,難道那些人攻打別人反而脫下皮甲手拿箭筒在那里玩?叔孫氏害怕禍難的泛濫,因而自愿和季氏站在一邊,這是上天的意志。魯國的國君請求齊國幫助,三年沒有成功。季氏很受百姓的擁護(hù),淮夷親附他,有打十年的準(zhǔn)備,有齊國、楚國的支援,有上天的贊助,有百姓的幫助,有堅守的決心,有諸侯一樣的權(quán)勢,但沒有敢把事情公開,事奉國君像在國內(nèi)一樣。所以鞅認(rèn)為難辦。您二位都是為國家考慮的人,想要送回魯國國君,這也是鞅的愿望。請跟隨您二位去包圍魯國,如果不成功,我就為此而死。”這二位害怕,都辭謝了。于是就辭退小國,而答復(fù)晉國說事情不好辦。
孟懿子、陽虎進(jìn)攻鄆地,鄆地人準(zhǔn)備迎戰(zhàn)。子家子說:“天命無可懷疑已經(jīng)很久了,讓國君逃亡的,一定就是這批人。上天已經(jīng)降禍于國君,而要自己求福,不也是很困難嗎?如果有鬼神,這一戰(zhàn)必然失敗。啊!沒有希望了吧!恐怕要死在這里了吧!”昭公派子家子到晉國去。昭公的親兵在且知被打敗。
楚國郤宛的禍難,國內(nèi)的怨言沒有停止,進(jìn)胙肉的人無不指責(zé)令尹,沈尹戌對令尹子常說:“左尹和中廄尹,沒有人知道他們的罪過,而您殺了他們,招致指責(zé),到現(xiàn)在沒有停止。戌很懷疑:仁愛的人殺了人來掩蓋指責(zé),他還不干呢,現(xiàn)在您殺了人來招致指責(zé),而不考慮補(bǔ)救辦法,不也很奇怪嗎?那個費無極,是楚國的壞人,百姓沒有不知道的。去掉朝吳、趕走蔡侯朱、喪失太子建、殺害連尹伍奢,遮蔽君王的耳目,讓他聽不清看不明。如果不是這樣,平王的溫和仁慈,恭敬節(jié)儉,有超過成王、莊王而沒有不及他們的地方。所以還得不到諸侯的擁戴,是由于接近了費無極。現(xiàn)在又殺了三個無罪的人,招致了極大的指責(zé),幾乎要牽涉到您身上了。而您不去想辦法,哪里還用得著您?鄢將師假傳您的命令,消滅了三個家族。這三個家族,都是國家杰出的良材,在位沒有過錯。吳國新近立了國君,邊境一天天緊張。楚國如果發(fā)生戰(zhàn)事,您恐怕危險了!聰明人消除誣陷來使自己安定,現(xiàn)在您喜歡讒人來使自己危險,您的昏庸也太過份了!”令尹子常說:“這是我的罪過,豈敢不好好想一下!”九月十六日,令尹子常殺了費無極和鄢將師,把他們的族人全部消滅了,來讓國內(nèi)的人們高興,于是怨謗的言論就停止了。
冬季,昭公到齊國去,齊景公請求設(shè)享禮招待他。子家子說:“每天早晚都在他的朝廷上,又設(shè)享禮干什么?還是喝酒吧。”于是就喝酒,讓宰臣向昭公敬酒,自己卻請求退席。子仲的女兒名叫重,是齊景公的夫人,齊景公說:“請讓重出來見您。”子家子就帶著昭公出去了。
十二月,晉國的籍秦把諸侯的戍卒送到成周,魯國人用發(fā)生禍難為理由,辭謝不去。

左丘明
丘明(姓姜,氏丘,名明),華夏人,生于前502年,死于前422年,享年80歲。丘穆公呂印的后代。本名丘明,因其先祖曾任楚國的左史官,故在姓前添“左”字,故稱左史官丘明先生,世稱“左丘明”,后為魯國太史 。左氏世為魯國太史,至丘明則約與孔子(前551-479)同時,而年輩稍晚。他是當(dāng)時著名史家、學(xué)者與思想家,著有《春秋左氏傳》、《國語》等。他左丘明的最重要貢獻(xiàn)在于其所著《春秋左氏傳》與《國語》二書。左氏家族世為太史,左丘明又與孔子一起“如周,觀書于周史”,故熟悉諸國史事,并深刻理解孔子思想。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