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譯文
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使人心情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使人行為不軌。因此,圣人但求吃飽肚子而不追逐聲色之娛,所以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注釋
①五色:指青、黃、赤、白、黑。此指色彩多樣。
②目盲:比喻眼花繚亂。
③五音:指宮、商、角、徵、羽。這里指多種多樣的音樂聲。
④耳聾:比喻聽覺不靈敏,分不清五音。
⑤五味:指酸、苦、甘、辛、咸,這里指多種多樣的美味。
⑥口爽:意思是味覺失靈,生了口病。古代以"爽"為口病的專用名詞。
⑦馳騁:縱橫奔走,比喻縱情放蕩。
⑧畋獵:打獵獲取動物。畋,音tian,打獵的意思。
⑨心發狂:心旌放蕩而不可制止。
⑩行妨:傷害操行。妨,妨害、傷害。
⑾為腹不為目:只求溫飽安寧,而不為縱情聲色之娛。"腹"在這里代表一種簡樸寧靜的生活方式;"目"代表一種巧偽多欲的生活方式。
⑿去彼取此:摒棄物欲的誘惑,而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彼"指"為目"的生活;"此"指"為腹"的生活。
參考資料:1、 佚名.豆瓣網.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070531/

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 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后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真縣、鹿邑縣,并在鹿邑縣境內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