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譯文
道永遠是順任自然而無所作為的,卻又沒有什么事情不是它所作為的。侯王如果能按照“道”的原則為政治民,萬事萬物就會自我化育、自生自滅而得以充分發(fā)展。自生自長而產(chǎn)生貪欲時,我就要用“道”來鎮(zhèn)住它。用“道”的真樸來鎮(zhèn)服它,就不會產(chǎn)生貪欲之心了,萬事萬物沒有貪欲之心了,天下便自然而然達到穩(wěn)定、安寧。
注釋
1、無為而無不為:“無為”是指順其自然,不妄為。“無不為”是說沒有一件事是它所不能為的。
2、守之:即守道。之,指道。
3、自化:自我化育、自生自長。
4、欲:指貪欲。
5、無名之樸:“無名”指“道”。“樸”形容“道”的真樸。
6、不欲:一本作“無欲”。
7、自定:一本作“自正”。
參考資料:1、 佚名.豆瓣網(wǎng).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53070531/

李耳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一字或曰謚伯陽。華夏族, 楚國苦縣厲鄉(xiāng)曲仁里(今河南省鹿邑縣太清宮鎮(zhèn))人,約生活于前571年至471年之間。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xué)家和思想家、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被唐朝帝王追認為李姓始祖。老子故里鹿邑縣亦因老子先后由苦縣更名為真源縣、衛(wèi)真縣、鹿邑縣,并在鹿邑縣境內(nèi)留下許多與老子息息相關(guān)的珍貴文物。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jīng)》(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xué)說對中國哲學(xué)發(fā)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教始祖。老子與后世的莊子并稱老莊。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