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孔子說∶“君子奉事君王,在朝廷為官的時候,要想看如何竭盡其忠心;退官居家的時候,要想看如何補救君王的過失。對于君王的優(yōu)點,要順應發(fā)揚;對于君王的過失缺點,要匡正補救,所以君臣關系才能夠相互親敬。《詩經·小雅·隰桑》篇中說∶‘心中充溢著愛敬的情懷,無論多么遙遠,這片真誠的愛心永久藏在心中,從不會有忘記的那一天。’”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414/12/1208701_109548631.shtml

孔丘
孔丘即孔子,【公元前551年(庚戌)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即農歷八月廿七~農歷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華夏族,春秋末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南辛鎮(zhèn))人,祖籍為宋國(今河南商丘市夏邑縣)貴族。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中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被譽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 至圣先師、萬世師表、文宣皇帝、文宣王,是“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孔子主要思想主張:“仁”(孔子的思想核心)、“德”(以德教化人民)、“禮”(以禮治理國家)。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世界各地都有孔廟祭祀孔子。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