箕子
明代:馮夢龍
【原文】
紂初立,始為象箸。箕子嘆曰:“彼為象箸,必不盛以土簋,將作犀玉之杯。玉杯象箸,必不羹藜藿,衣短褐,而舍于茅茨之下,則錦衣九重,高臺廣室。稱此以求,天下不足矣!遠方珍怪之物,輿馬宮室之漸,自此而始,故吾畏其卒也!”未幾,造鹿臺,為瓊室玉門,狗馬奇物充牛刃其中,酒池肉林,宮中九市,而百姓皆叛。
譯文
譯文
殷紂王剛即位,生活便開始奢侈起來,使用起了象牙筷子。對此,紂王的叔父箕子嘆息道:“他使用象牙筷子,必定不再用陶制的食器盛東西,并且要做犀玉之杯了。有了犀玉杯、象牙筷,必不會再吃藜藿等野菜制成的食物、穿質料粗劣的短褐衣服、住在茅草鋪頂的房屋之下了,則要求身披錦衣九重、腳踩高臺廣室。懷有這樣的要求,整個天下也滿足不了他了!遠方的珍怪之物,輿馬宮室等都逐漸齊備,這些都自此而始,我害怕他由此走向滅亡!”沒過多久,紂王便開始建造鹿臺,瓊室玉門,豪華富麗,狗馬奇物充滿其中,還有酒池肉林,宮中街市,供他窮奢極欲,而老百姓都背叛了他。
注釋
①土簋:陶土做的食器。
②藜藿:野菜,喻粗劣的食物。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