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
明代:馮夢龍
【原文】
王戎年七歲時(shí),嘗與諸小兒游,矚見道旁李樹,有子扳折,諸小兒競走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旁而多子,此必苦李?!痹囍?。
〔評〕許衡少時(shí),嘗暑中過河陽,其道有梨,眾爭取啖之,衡獨(dú)危坐樹下自若。或問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痹唬骸叭送鍪纴y,此無主矣?!焙庠唬骸袄鏌o主,吾心獨(dú)無主乎?”(邊批:真道學(xué)。)合二事觀,戎為智,衡為義,皆神童也。
譯文
譯文
晉朝人王戎七歲的時(shí)候,有一次和同伴玩游戲,看到路旁有棵李樹果實(shí)累累,同伴們都爭相攀折,唯有王戎留在原地不動。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李樹就種在路旁,往來的路人竟然沒有人摘采,可知李子一定是苦的。”眾人不相信,嘗后證明王戎所言不虛。
評譯
元朝人許衡年輕時(shí),曾經(jīng)在夏天經(jīng)過河陽,路旁有棵梨樹,同伴們都爭相摘食,只有許衡獨(dú)自坐在樹下乘涼。人們問他原因,許衡回答說:“梨不是我的,就采摘果實(shí),不可以?!比藗冋f:“現(xiàn)在兵荒馬亂,這是沒有主人的梨樹?!痹S衡說:“梨沒有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邊批:這是真正的道學(xué)。)從王戎和許衡的故事來看,王戎不摘梨是因?yàn)槁斆?,許衡不吃梨是因?yàn)樾袨樘幨缊?jiān)持自己的原則,這兩個(gè)人都是神童。
注釋
①許衡:元時(shí)著名學(xué)者,博學(xué)多才,慨然以道為己任。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xué)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xué)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