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
明代:馮夢龍
【原文】
戚繼光戚繼光每以“鴛鴦陣”取勝。其法:二牌平列,狼筅各跟一牌;每牌用長槍二支夾之,短兵居后。遇戰,伍長低頭執挨牌前進,如已聞鼓聲而遲留不進,即以軍法斬首。其余緊隨牌進。交鋒,筅以救牌,長槍救筅,短兵救長槍;牌手陣亡,伍下兵通斬。
譯文
譯文
明代大將戚繼光經常靠“鴛鴦陣”取勝。所謂“鴛鴦陣法”,是兩名盾牌兵并排在陣前,盾牌兵之后各有一名狼筅(兵器名)兵,二名手持長槍的士兵分列在盾牌兵的兩旁,最后一排則是短刀兵。作戰時,盾牌兵手持大盾牌低頭向前挺進,如果聽到擊鼓前進的號令,卻遲疑退縮,就以軍法論斬。其余士兵緊隨盾牌兵之后,雙方正式交戰時,狼筅兵負責保護盾牌兵,長槍兵負責支援狼筅兵,短刀兵負責支援長槍兵;一旦盾牌兵陣亡,那么盾牌兵之后的包括狼筅兵、長槍兵、短刀兵一律處斬。
注釋
①戚繼光:嘉靖中歷浙江參將,大破倭寇,升福建總督。所練新軍被稱為“戚家軍”,后以都督同知總理京師北邊練兵事。
②狼筅:戚繼光創造的兵器。用大毛竹制,前有利刃。
③挨牌:一種木制盾牌。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