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昭侯 子之
明代:馮夢龍
【原文】
韓昭侯握爪而佯亡一爪,求之甚急。左右因割其爪而效之,昭侯以此察左右之誠。
子之相燕,坐而佯言曰:“走出門者何白馬也。”左右皆言不見,有一人走追之,報曰:“有?!弊又源酥笥抑徽\信。
譯文
譯文
一天,韓昭侯與屬下親信一起吃瓜,他故意將手中的瓜掉在地上,然后表示惋惜。屬下立即將自己手中的瓜分獻給韓昭侯。韓昭侯借此舉考察屬下對他的忠誠。
子之為燕相時,一天坐在廳堂上故意說:“剛才在門外一閃而逝的是一匹白馬嗎?”左右親信都說沒看見,只有一人追出門外,回來時稟報說:“確實有一匹白馬。”子之借這事考察左右是否對他忠實。
注釋
①韓昭侯:戰國時韓國的國君。
②子之:戰國時燕王噲用子之為相,后來禪位于子之。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