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體盛絕孕治法
明代:喻昌
一友繼室夫人。身體肥盛。經(jīng)候雖調(diào)。從未孕育。令仆定方而施轉(zhuǎn)移化機之藥。雖從古醫(yī)書所未載。然可得言也。蓋山之不可葬者五。童斷過石獨。縱有明師。無所施其翦裁。以故女之不可孕。如方書所志生稟之殊。非人工所能改移者。可不更論。若夫生稟不殊。但為形軀所累。而嗣孕終不乏者。古今來不知凡幾。第夫婦之愚。天然湊合之妙。雖圣神有不能傳者。所以方書缺焉未備耳。仆試言之。地之體本重濃。然得天氣以苞舉之。則生機不息。若重陰冱寒之區(qū)。天日之光不顯。則物生實罕。人之體中肌肉豐盛。乃血之榮旺。極為美事。但血旺易至氣衰。久而彌覺其偏也。夫氣與血。兩相維附。何以偏衰偏旺耶。蓋氣為主。則血流。血為主。則氣反不流。非真氣之衰也。氣不流有似于衰耳。所以一切補氣之藥。皆不可用。而耗氣之藥。反有可施。緣氣得補則愈錮。不若耗之以助其流動之勢。久而久之。血仍歸其統(tǒng)握之中耳。湖陽公主。體肥受孕。然不能產(chǎn)也。進諸御醫(yī)商之。得明者定一傷胎之方。服數(shù)十劑。而臨產(chǎn)始得順利。母子俱無災害。蓋肥滿之軀。胎處其中。全無空隙。以故傷胎之藥。止能耗其外之血肉。而不能耗其內(nèi)之真元也。此用藥之妙也。仆仿是意而制方。預為受胎之地。夫豈無術(shù)而杜撰乎。然而精誠之感。貫于金石。女之宜男者。先平其心。心和則氣和。氣和則易于流動充滿也。其次在節(jié)食。仙府清肌。恒存辟谷。宮中細腰。得之忍饑。志壹動氣。何事不成耶。而且為齋心積德。以神道之教。補藥餌之不逮。有不天人葉應者乎。仆于合浦求珠。藍田種玉之舉。而樂道之。
胡卣臣先生曰。觀此一論。不必問方。而已得其意之所存。破盡尋常窠臼矣。奇創(chuàng)奇創(chuàng)。
喻昌
喻嘉言(1589-約1669),明末清初傷寒學醫(yī)家。即喻昌 ,字嘉言。生于江西新建,卒于江蘇常熟。與張璐、吳謙一起被譽為清初三大名醫(yī)。喻嘉言幼年聰敏,先攻舉子業(yè),中年曾以副榜貢生入京就讀。后因不得志歸里,剃度為僧。不久又還俗業(yè)醫(yī),并周游各地,足跡遍及贛、浙、蘇、皖,后定居常熟直至去世。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