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問于孔子第四十一
哀公問于孔子曰:“大禮何如?君子之言禮,何其尊也?”孔子曰:“丘也小人,何足以知禮?”君曰:“否!吾子言之也!”孔子曰:“丘聞之也:民之所由生,禮為大。非禮無以節(jié)事天地之神明也,非禮無以辨君臣上下長幼之位也,非禮無以別男女父子兄弟之親、昏姻、疏數(shù)之交也,君子以此之為尊敬然。然后以其所能教百姓,不廢其會(huì)節(jié)。有成事,然后治其雕鏤文章黼黻以嗣。其順之,然后言其喪算,備其鼎俎,設(shè)其豕臘,修其宗廟,歲時(shí)以敬祭祀,以序宗族,則安其居處,丑其衣服,卑其宮室,車不雕幾,器不刻鏤,食不貳味,以與民同利,昔之君子之行禮者如此。”
公曰:“今之君子,胡莫之行也?”孔子曰:“今之君子,好色無厭,淫德不倦,荒怠傲慢,固民是盡,忤其眾以伐有道,求得當(dāng)欲,不以其所。古之用民者由前,今之用民者由后。今之君子,莫為禮也!”
孔子侍坐于哀公。哀公曰:“敢問:人道誰為大?”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君及此言也,百姓之德也,固臣敢無辭而對。人道政為大。”公曰:“敢問:何謂為政?”孔子對曰:“政者,正也。君為正,則百姓從政矣。君之所為,百姓之所從也。君所不為,百姓何從?”
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孔子對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yán),三者正,則庶民從之矣。”公曰:“寡人雖無似也,愿聞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而聞乎?”孔子對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所以治。愛人,禮為大,所以治。禮,敬為大;敬之至也,大昏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親迎,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是故君子興敬為親,舍敬是遺親也。弗愛不親,弗敬不正;‘愛’與‘敬’,其政之本與?”
公曰:“寡人愿有言,然冕而親迎,不已重乎?”孔子愀然作色而對曰:“合二姓之好,以繼先圣之后,以為天地、社稷、宗廟之主,君何謂已重乎?”公曰:“寡人固。不固,焉得聞此言也?寡人欲問,不得其辭,請少進(jìn)。”孔子曰:“天地不合,萬物不生。大昏,萬世之嗣也,君何以謂已重焉?”
孔子遂有言曰:“內(nèi)以治宗廟之禮,足以配天地之神明;出以治直言之禮,足以立上下之敬。物恥足以振之。國恥足以興之。為政先禮。禮者,政之本與!”
孔子遂言曰:“昔三代明王之政,必敬其妻、子也有道。妻也者,親之主也,敢不敬與?子也者,親之后也,敢不敬與?君子無不敬也,敬身為大。身也者,親之枝也,敢不敬與?不能敬其身,是傷其親;傷其親,是傷其本;傷其本,枝從而亡。三者,百姓之象也,身以及身,子以及子,配以及配,君子行此三者,則愾乎天下矣。大王之道也如此,則國家順矣。”
公曰:“敢問:何謂敬身?”孔子對曰:“君子過言,則民作辭;過動(dòng),則民作則。君子言不過辭,動(dòng)不過則,百姓不命而敬恭。如是,則能敬其身;能敬其身,則能成其親矣。”
公曰:“敢問:何謂成親?”孔子對曰:“君子也者,人之成名也。百姓歸之名,謂之‘君子之子’,是使其親為君子也,是為成其親名也已。”
孔子遂言曰:“古之為政,愛人為大;不能愛人。不能有其身;不能有其身,不能安土;不能安土,不能樂天;不能樂天,不能成身。”公曰:“敢問:何謂成身?”孔子對曰:“不過乎物?”公曰:“敢問:君子何貴乎天道也?”孔子對曰:“貴其不已。如日月西東相從而不已也,是天道也;不閉其久也,是天道也;無為物成,是天道也;已成而明,是天道也。”公曰:“寡人蠢愚冥煩,子識(shí)之心也!”孔子蹴然避席而對曰:“仁人不過乎物,孝子不過乎物,是仁人之事親也如事天,事天如事親,是故孝子成身。”
公曰:“寡人既聞是言也,無如后罪何?”孔子對曰:“君之及此言也,是臣之福也!”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