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多令·寒食
明代:陳子龍
時聞先朝陵寢,有不忍言者。
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五更風雨斷遙岑。雨下飛花花上淚,吹不去,兩難禁。
雙縷繡盤金,平沙油壁侵。宮人斜外柳陰陰。回首西陵松柏路,腸斷也,結同心。
注釋
①選自《陳忠裕公全集》。先朝:前朝。此處指朱明王朝。陵寢:帝王陵墓建筑。
②遙岑:遠山。唐韓愈《孟郊聯(lián)句》:“遙岑出寸碧,遠目增雙明。”
③雙縷:雙絲線。盤金:季咸用詩:“盤金束紫身屬官,強仁小德終無端。”
④油壁:車名。婦人所乘之車,車身飾以油漆,故名。
⑤宮人斜:唐代宮女的墳墓。宋張侃《宮人斜》詩:“萬古宮人斜上望,淡煙衰草為凄然。”此處泛指宮人之墓。
⑥西陵:此指坐落在北京天壽山的明十三陵。
參考資料:
本節(jié)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題解
坐落在北京天壽山的明十三陵,從某個角度來說是朱明王朝的象征。當清兵的鐵蹄踏上十三陵之后,忠于朱明王朝的人上無不痛心疾首、難以接受此事實。當 時,因抗清而身陷囹圄的作者聽到這個消息后,就在獄中含淚寫下這首被人稱作“絕筆’的詞作。【疏星注:陳子龍從未進過監(jiān)獄,這首詞是和朋友倡和時所填。】 故國之思,優(yōu)憤之情溢于言表,結句更明確表達了期復明室的不可動搖的意念。【疏星注:陳子龍?zhí)畲嗽~時,對復國已經(jīng)不存希望,也已失去不可動搖的信念,此詞 只是哀嘆故國淪亡,親友凋零。】全詞凄怨激楚,悲憤填膺,與國變之前的作品顯然大異其趣,足見作者詞風在國破家亡后的轉變。
參考資料:
本節(jié)內容整理自網(wǎng)絡(或由匿名網(wǎng)友上傳),原作者已無法考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費發(fā)布僅供學習參考,其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陳子龍(1608—1647)明末官員、文學家。初名介,字臥子、懋中、人中,號大樽、海士、軼符等。漢族,南直隸松江華亭(今上海松江)人。崇禎十年進士,曾任紹興推官,論功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明亡。清兵陷南京,他和太湖民眾武裝組織聯(lián)絡,開展抗清活動,事敗后被捕,投水殉國。他是明末重要作家,詩歌成就較高,詩風或悲壯蒼涼,充滿民族氣節(jié);或典雅華麗;或合二種風格于一體。擅長七律、七言歌行、七絕,被公認為“明詩殿軍”。陳子龍亦工詞,為婉約詞名家、云間詞派盟主,被后代眾多著名詞評家譽為“明代第一詞人”。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