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八首 其四
宋代:朱熹
佳月朗秋夜,蟋蟀鳴空堂。
大火西北流,河漢未渠央。
野草不復滋,白露結為霜。
梁燕起高飛,云鴈亦南翔。
念我同心子,音形阻一方。
不念執手歡,隔我如參商。
寓龍不為澤,畫餠難充腸。
金石徒自堅,虛名真可傷。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