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以詩徵亡碑于四十一丈既蒙酬和而諸兄亦繼作焉聯為巨編藏之巾笥雖所亡古刻不可復得而此之所獲則已多矣顧其中猶有不能釋然者因念吾子厚隸
宋代:朱熹
端居感物化,悵恨不出游。
賦詩往追亡,顧得雜佩酬。
結綬光陸離,缊袍非所羞。
終然抱耿耿,尼父悲東周。
凄涼尊犍崖,望想滄浪舟。
低徊不得去,寂寞將焉求。
安知崔蔡徒,考槃共斯丘。
為我揮素壁,報君當紫裘。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