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游廬阜欲賦一篇而不能就六月中休董役臥龍偶成此詩
宋代:朱熹
登車閩嶺徼,息駕康山陽。
康山高不極,連峰郁蒼蒼。
金輪西嵯峨,五老東昂藏。
想象仙圣集,似聞笙鶴翔。
林谷下凄迷,云關杳相望。
千巖雖競秀,二勝終莫量。
仰瞻銀河翻,俯看交龍驤。
長吟謫仙句,和以玉局章。
疇昔勞夢思,茲今幸徜徉。
尚恨忝符竹,未愜棲云房。
已尋兩峰間,結屋依陽岡。
上有飛瀑駛,下有清流長。
循名協心期,弔古增悲涼。
壯齒乏奇節,頹年矧昏荒。
誓將塵土蹤,暫寄云水鄉。
封章儻從欲,歸哉澡滄浪。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