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船至演平拜建康劉公墓下遂入城假館梅山堂感涕有作
宋代:朱熹
維舟新歷口,步上秣陵阡。
高丘忽嵯峨,宿草迷荒煙。
拜起淚再滴,哀哉不能言。
驅車且復東,借此虛堂眠。
念昔堂中人,經營幾何年。
一旦舍之去,千秋不言還。
露井益清渫,風林更修鮮。
思公獨不見,涕下如奔川。
感慨西州門,愴悢山陽篇。
晤嘆日隠樹,悲歌月當軒。
堂堂忠孝心,終古諒弗諼。
尚與吳門子,歸來故山巔。
[ 詠物 ]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