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五日欲用斜川故事結客載酒過伯休新居風雨不果二月五日始克踐約坐間以陶公卒章二十字分韻熹得中字賦呈諸同游者
宋代:朱熹
玄景彫暮節,青陽變暄風。
忽尋斜川句,感此勝日逢。
駕言當出游,一寫浩蕩胸。
云物疑異候,凄迷久連空。
今朝復何朝,頓覺芳景融。
疇曩庶復踐,隣曲歡來同。
伊雅一籃輿,連翩數枝筇。
綠野生遠思,清川照衰容。
遙瞻西山足,突兀彌畝宮。
庭宇豁清曠,林園郁青蔥。
于焉一逍遙,芳樽間鳴桐。
既爵日樹隠,班荊汀草豐。
纖鱗動微波,新荑冠幽叢。
惆悵景易晏,徘徊思無窮。
愿書今日懷,遠寄柴桑翁。
仰止固窮節,愧茲百年中。
朱熹(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又稱紫陽先生、考亭先生、滄州病叟、云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謚文,又稱朱文公。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劍州尤溪(今屬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杰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