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師復,學者稱復齋先生,莆田(今屬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門,長從黃榦學。以父蔭入仕。寧宗慶元三年(一一九七),調監南安鹽稅(本集《丁巳選調》)。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縣(明嘉靖《安溪縣志》卷六)。七年,入監進奏院,遷軍器監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彌遠,出知南康軍。任滿,改知南劍州,創延平書院。十七年,命知漳州,聞寧宗卒,乞致仕。理宗寶慶二年(一二二六),起提點廣東刑獄,未上,主管崇禧觀。紹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贈直龍圖閣。有《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見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傳。 陳宓詩,以清抄《復齋先生龍圖陳公文集》(藏南京圖書館)為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飭,但錯漏極多,除少量酌校有關書引錄,大量明顯形誤字、別體字徑改;涉及文義的誤字,改后加校;部分無法確定的錯漏,加校。新輯集外詩附于卷末。
推薦典籍
猜您喜歡
- 昨以詩徵亡碑于四十一丈既蒙酬和而諸兄亦繼作焉聯為巨編藏之巾笥雖所亡古刻不可復得而此之所獲則已多矣顧其中猶有不能釋然者因念吾子厚隸
- 昨承諸兄臨辱不揆以薄酒蔬食延駐都騎明日視壁間所張墨刻有亡去者人以為德慶丈之廋也馳問遣索蒙需拙詩輒賦所懷往奉一笑而尊犍刻可以歸于我
- 巢居之集以中有學仙侶吹簫弄明月為韻探策賦之而熹得中字遂誤為諸君所推高俾專主約既而賦詩者頗失期于是令最后者具主禮以當罰乃稍集獨敦夫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三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二
- 次知府府判二丈韻三首 其一
- 即事有懷寄彥輔仲宗二兄二首 其二
- 即事有懷寄彥輔仲宗二兄二首 其一
- 家山堂晚照效輞川體作二首 其二
- 家山堂晚照效輞川體作二首 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