郾明
中文名:郾明
所處時代:東漢
民族:漢
陵墓:博陵
謚號:孝崇皇后
郾明——漢桓帝劉志的生母人物生平
出身背景
郾明的籍貫及出身不詳,是蠡吾侯劉翼的小妾。劉翼出身皇族,是漢章帝劉炟的孫子,河間孝王劉開之子,本封平原王 ,后遭中常侍江京等人誣陷,被貶為都鄉(xiāng)侯。 永建五年(公元130年),其父劉開上書朝廷,愿分蠡吾縣以封給兒子劉翼,得到朝廷同意,劉翼于是受封為蠡吾侯。 后來,郾明為劉翼生下兒子劉志。 劉翼死后,郾明兒子劉志繼承蠡吾侯的爵位。
兒子登基
本初元年(公元146年)閏六月初一日,皇太后梁妠的哥哥大將軍梁冀毒殺漢質(zhì)帝劉纘。 同年閏六月初七日,梁妠與梁冀立劉志為帝,是為漢桓帝,仍然由梁妠臨朝聽政。 九月戊戌日,漢桓帝追尊父親劉翼為孝崇皇,稱其陵墓為博陵。十月十二日,漢桓帝尊母親郾明為孝崇博園貴人。
尊后孝崇
和平元年(公元150年)二月二十二日,皇太后梁妠去世。 同年五月十九日,漢桓帝尊母親郾明為孝崇皇后。 派遣司徒持節(jié)奉皇帝的策命授給璽綬,送給帝王的車乘器用和服飾,備齊帝王儀仗隊所用的器物。郾明居住的宮殿稱為永樂宮。宮內(nèi)設(shè)置的太仆、少府以下各級官職,都如同長樂宮的舊制。又設(shè)置虎賁、羽林衛(wèi)士,建造居室,巨鹿等九縣封給孝崇皇后郾明,作為她的湯沐邑。
去世厚葬
元嘉二年(公元152年)四月初四日,郾明去世 ,漢桓帝以其弟平原王劉碩為治喪的主持者,用東園制作的漆畫梓棺、玉匣、口含珠玉之器等來殮葬,安葬的禮儀和制度都參照恭懷皇后舊制。派司徒持節(jié),大長秋奉吊祭祠,耗用貨財錢四千萬,布匹四萬匹,由中謁者仆射監(jiān)管葬事,御史監(jiān)護車駕的品級次序。詔令安平王劉豹、河間王劉建、勃海王劉悝、長社長公主(漢桓帝的姐姐)、益陽長公主(漢桓帝的妹妹) ,與地處三百里以內(nèi)的各國諸侯,以及官俸宮職為中二千石、二千石、令、長、相等,都來參加葬禮。五月十二日,由將作大匠負(fù)責(zé)掘穴下棺,覆土掩埋,修繕祠廟,與孝崇皇劉翼合葬于博陵。
歷史評價
范曄《后漢書》:“漢世皇后無謚,皆因帝謚以為稱。雖呂氏專政,上官臨制,亦無殊號。中興,明帝始建光烈之稱,其后并以德為配,至于賢愚優(yōu)劣,混同一貫,故馬、竇二后懼稱德焉。其余唯帝之庶母及蕃王承統(tǒng),以追尊之重,特為其號,如恭懷、孝崇之比是也?!?/p>
史籍記載
《后漢書·卷七·孝桓帝紀(jì)第七》
《后漢書·卷十下·皇后紀(jì)第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