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
本 名:汲黯
別名:汲長孺
所處時代:西漢
出生地:濮陽
職業(yè):大臣
官職:主爵都尉、淮陽太守
主要成就:敢于直諫,為民請命,愛護百姓
汲黯——漢景帝時因為父親的原因任太子洗馬出身仕宦
汲黯的祖先曾受古衛(wèi)國國君恩寵。到他已是第七代,代代都在朝中榮任卿、大夫之職。靠父親保舉,漢景帝時汲黯當了太子洗馬,因為人嚴正而被人敬畏。漢景帝死后,太子劉徹繼位,任命他做謁者之官。
東越的閩越人和甌越人發(fā)生攻戰(zhàn),漢武帝派汲黯前往視察。他未到達東越,行至吳縣便折返而歸,稟報說:“東越人相攻,是當?shù)孛袼妆緛砭腿绱撕枚罚恢档脽﹦谔熳拥氖钩既ミ^問。”
河內(nèi)郡發(fā)生了火災,綿延燒及一千余戶人家,漢武帝又派汲黯去視察。他回來報告說:“那里普通人家不慎失火,由于住房密集,火勢便蔓延開去,不必多憂。我路過河南郡時,眼見當?shù)刎毭耧柺芩禐暮χ啵瑸拿穸噙_萬余家,有的竟至于父子相食,我就趁便憑所持的符節(jié),下令發(fā)放了河南郡官倉的儲糧,賑濟當?shù)貫拿瘛,F(xiàn)在我請求繳還符節(jié),承受假傳圣旨的罪責。”漢武帝認為汲黯賢良,免他無罪,調(diào)任為滎陽縣令。汲黯認為當縣令恥辱,便稱病辭官還鄉(xiāng)。漢武帝聞訊,召汲黯朝任中大夫。由于屢次向漢武帝直言諫諍,他仍不得久留朝中,被外放當了東海郡太守。
汲黯崇仰道家學說,治理官府和處理民事,喜好清靜少事,把事情都交托自己挑選出的得力的郡丞和書史去辦。他治理郡務,不過是督查下屬按大原則行事罷了,并不苛求小節(jié)。他體弱多病,經(jīng)常躺在臥室內(nèi)休息不出門。一年多的時間,東海郡便十分清明太平,人們都很稱贊他。漢武帝得知后,召汲黯回京任主爵都尉,比照九卿的待遇。他為政力求無為而治,弘其大要而不拘守法令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