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平
本 名:關平
所處時代:東漢末年
民族族群:漢族
出生地:河東解良
去世時間:220年
主要成就:火燒博望坡,送信調軍師,奮突夷道
關平——俠肝義膽關羽義子關平(生卒年不詳),東漢末年名將關羽之子,關羽率軍攻打樊城時,孫權借機征討荊州。關平與其父一同被擒,最后被斬于臨沮縣。
關平的形象在后世由于民間對關羽的崇拜而漸漸豐滿起來,很多地方的關帝廟在供奉關羽的同時也供奉關平、周倉兩員大將。正史為關羽長子,三國演義中為關羽義子。
人物生平
關平(178-220),字不詳(民間傳說有字坦之一說,古典劇目《走麥城》中其名也以“關坦之”表記,)河東解良(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劉備軍團的武將,關羽長子(《三國演義》中為關羽養子,關定之子,關羽過五關時被收為義子),事公之生,殉公之死。
明神宗萬歷四十二年(1614年)被帝王加封為竭忠王。
史籍記載
《三國志·蜀書·關羽傳》:“權遣將逆擊羽,斬羽及子平于臨沮。……追謚羽曰壯繆侯。”裴松之注引《蜀記》:“羽初出軍圍樊,夢豬嚙其足,語子平曰:‘吾今年衰矣,然不得還!’”
道教記載
諸圣寶誥
寶誥總共有六篇,是上帝誥封之文,內容主要系禮贊其功德與說明神佛法相及所司掌的神職。
《關圣太子寶誥》
(1)關圣太子事略
關圣帝君之長子也。名平,字坦之,祖籍山西省河東解梁州常平村寶池里。生於漢靈帝光和元年戊午(西元一七八年)五月十三日。年少時隨帝君任事,躬矢石,臨陣不離左右,被執於漢獻帝建安廿四年己亥歲(西元二一九年)十二月初七日,同帝君於臨沮(在今湖北省當陽縣東北)全忠孝,享年四十有二。妻趙氏,聞麥城破,攜八歲子樾,避難於安鄉,改姓門。迨晉平吳后,始攜子出,復關姓。宋崇寧元年(西元一一○二年)封為武寧侯,宣和五年(西元一一二三年)加封威顯二字,明萬歷廿四年(西元一五六九年)封竭忠王,鸞門尊稱九天威靈顯化大天尊,并因關圣帝君膺登玉皇之故,敬尊為太子。
(2)寶誥文
志心皈命禮。靈侯太子,文經武緯。匡王護國,德義巍巍。忠孝節義,全受全歸。奇勛早建於西蜀,異略素著於北魏。大忠大孝,至仁至勇。補造化之不足佐圣帝以立功。護朝護國,盡孝盡忠,九天威靈顯化大天尊。
歷史評價
羅貫中:“烈烈三分將,堂堂百戰身。金戈沖殺氣,鐵馬截征塵。報國忠心壯,隨親孝義淳。臨沮天數盡,父子共歸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