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靜訓
中文名:李靜訓
別 名:李小孩
國 籍:隋朝
民 族:漢
出生地:大興
出生日期:隋開皇二十年(600)
逝世日期:隋大業四年(608)
李靜訓——周皇太后楊麗華孫女李靜訓,九歲的女童,字小孩,隴西成紀人。曾祖父李賢,祖父李崇,父親李敏。外祖母為周皇太后楊麗華。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于宮中,年方九歲。樂平公主楊麗華十分悲痛,厚禮葬之。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的發現了目前保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李靜訓墓。并出土精美石棺及眾多陪葬品。
家世
根據墓志和有關文獻得知,李靜訓家世顯赫,她的曾祖父李賢是北周驃騎大將軍、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將,年輕時隨周武帝平齊,以后又與隋文帝楊堅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國,開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戰爭中,以身殉國,終年才48歲。追贈豫、(息阝)、申、永、澮、亳六州諸軍事、豫州刺史。
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靜訓的父親。隋文帝楊堅念李崇為國捐軀的赫赫戰功,對李敏也倍加恩寵,自幼養于宮中,李敏多才多藝,《隋書》中說他“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 [1] 開皇初,周宣帝宇文赟、皇后楊麗華(即隋文帝楊堅的長女)的獨女宇文娥英親自選婿,數百人中就選中了李敏,并封為上柱國,后官至光祿大夫。據墓志記載,李靜訓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愛,一直在宮中撫養,“訓承長樂,獨見慈撫之恩,教習深宮,彌遵柔順之德”。然而“繁霜晝下,英苕春落,未登弄玉之臺,便悲澤蘭之天”。大業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靜訓歿于宮中,年方九歲?;侍髼铥惾A十分悲痛,厚禮葬之。
相關史料
《隋書列傳第二》
敏字樹生。高祖以其父死王事,養宮中者久之。及長,襲爵廣宗公,起家左千牛。美姿儀,善騎射,歌舞管弦,無不通解。開皇初,周宣帝后封樂平公主,有女娥英,妙擇婚對,敕貴公子弟集弘圣宮者,日以百數。公主親在帷中,并令自序,并試技藝。選不中者,輒引出之。至敏而合意,竟為姻媾。敏假一品羽儀,禮如尚帝之女。后將侍宴,公主謂敏曰:「我以四海與至尊,唯一女夫,當為汝求柱國。若授馀官,汝慎無謝?!辜斑M見上,上親御琵琶,遣敏歌舞。既而大悅,謂公主曰:「李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股弦蛑^敏曰:「今授汝儀同。」敏不答。上曰:「不滿爾意邪?今授汝開府?!姑粲植恢x。上曰:「公主有大功于我,我何得向其女婿而惜官乎!今授卿柱國?!姑裟税荻肝琛K煊谧l詔授柱國,以本官宿衛。后避諱,改封經城縣公,邑一千戶。歷蒲、豳、金、華、敷州刺史,多不蒞職,常留京師,往來宮內,侍從游宴,賞賜超于功臣。后幸仁壽宮,以為岐州刺史。
大業初,轉衛尉卿。樂平公主之將薨也,遺言于煬帝曰:「妾無子息,唯有一女。不自憂死,但深憐之。今湯沐邑,乞回與敏?!沟蹚闹?。竟食五千戶,攝屯衛將軍。楊玄感反后城大興,敏之策也。轉將作監,從征高麗,領新城道軍將,加光祿大夫。十年,帝復征遼東,遣敏于黎陽督運。時或言敏一名洪兒,帝疑「洪」字當讖,嘗面告之,冀其引決。敏由是大懼,數與金才、善衡等屏人私語。宇文述知而奏之,竟與渾同誅,年三十九。其妻宇文氏,后數月亦賜鴆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