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莊文皇后
中文名:博爾濟吉特·布木布泰(孛兒只斤·布木布泰)
別 名:孝莊文皇后,昭圣(太)皇太后
國 籍:清朝
民 族:蒙古族
出生地:蒙古科爾沁
出生日期:1613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1688年1月27日
職 業(yè):側(cè)福晉→莊妃→皇太后→太皇太后
信 仰:佛教
主要成就:輔佐順治、康熙兩代君主
陵 墓:清東陵之昭西陵(孝陵之南)
謚 號:孝莊仁宣誠憲恭懿翊天啟圣文皇后
孝莊文皇后——杰出的女政治家勸降經(jīng)略
崇德七年(1642)三月,清軍俘獲明朝薊遼總督洪承疇,皇太極下令把洪押到盛京,派漢臣范文程等輪番勸說,洪承疇始終不屈,為此皇太極頗費躊躇,食不甘味。孝莊看到這種狀況,毛遂自薦,親自去勸說,“以壺承其唇”,一口一口給他灌下人參汁,動之以情,喻之以理,經(jīng)過數(shù)天的努力,終于說服洪承疇投到清軍轅下。 此事件廣為流傳,后世也多有作品演繹,但詳細記載并不見于正史,真實性學(xué)術(shù)界尚有爭議。
立儲風(fēng)波
崇德八年八月九日,皇太極在突發(fā)腦溢血而死。由于皇太極對皇位的繼承問題沒有留下遺囑,一場激烈的權(quán)力角逐正悄悄展開。
皇太極長子肅親王豪格和努爾哈赤的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都虎視眈眈于皇位。
但最后皇位落在了只有六歲的福臨身上,或許是多爾袞從大局出發(fā),為避免內(nèi)亂而作退讓。但促成這一舉動的,還有一個不可忽略的因素——孝莊的幕后活動。
孝莊是否籠絡(luò)多爾袞,官修的史書實錄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私家著述也沒有留下更多的記錄。
主仆情深
歷史上的蘇茉兒的確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最初名字叫蘇茉兒或蘇墨爾,順治晚期或康熙年間改稱滿名蘇麻喇姑,意思是“半大口袋”。她病逝后,宮中上下都尊稱她為蘇麻喇姑。
蘇麻喇姑與孝莊文皇后朝夕相處,形影不離,廝守達60余年,二人之間實際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的主仆關(guān)系。
太后下嫁攝政王一事是否存在,史學(xué)界尚有爭議。太后下嫁之說,最早引起史家關(guān)注的是明遺民張煌言的十首《建夷宮詞》,其中有一首說:“上壽觴為合而尊,慈寧宮里爛盈門。春宮昨日新儀注,太禮恭逢太后婚”。主張?zhí)笙录拚f的還有其它一些論據(jù):其一,多爾袞尊稱為“皇父攝政王”;其二,據(jù)蔣良騏《東華錄》記載,詔告
多爾袞的罪狀中,不僅有自稱“皇父攝政王”,還有“又親到皇宮內(nèi)院”;其三,孝莊遺囑康熙不要將其與皇太極合葬,是否因下嫁多爾袞而有難言之隱。
但清史大家孟森先生早就撰有《太后下嫁考實》,針對太后下嫁說的各種根據(jù),一一予以駁難 。孟森認為張煌言是故明之臣,對清朝懷有敵意,所作詩句難免有誹謗之詞;再者順治稱多爾袞為“皇父攝政王”,寓有中國古代國君稱老臣為“仲父”、“尚父”之意,周武王也稱姜太公為尚父,不足為據(jù),至于所謂到“皇宮內(nèi)院”,疑多爾袞另有亂宮之舉,不見得專指孝莊太后;再者孝莊不愿與皇太極合葬,乃因昭陵已葬有孝端皇后,且皇后不與夫君合葬,這在古代并不乏實例。閻崇年也認為至今還沒有見到一條關(guān)于“太后下嫁”的史證,此事純屬子虛烏有 。
母子斗法
福臨即位不久,孝莊就冊立自己的侄女、蒙古科爾沁貝勒吳克善的女兒博爾濟吉特氏為皇后。而福臨恰恰不喜歡這位皇后,且這位皇后愛嫉妒。福臨無法容忍,堅決要求廢后另立。順治十年(1653)八月,孝莊見兒子實在沒有回轉(zhuǎn)余地,只好同意,皇后降為靜妃,改居側(cè)宮。為了消除這一舉動可能帶來的消極政治影響,孝莊又選擇蒙古科爾沁多羅貝勒之女博爾濟錦氏進宮為妃。但福臨對這位蒙古包里出來的漂亮姑娘同樣不感興趣。
董鄂氏被接入宮中皇貴妃在后宮的地位僅次于皇后,不過福臨對董鄂氏的感情,已到了無以復(fù)加的地步。甚至要冊立董鄂氏為皇后,這一切造成了母子間的隔閡。后來董鄂氏去了,他甚至把一切統(tǒng)統(tǒng)歸集到太后身上,連太后病倒,也不去問候一聲 。
培養(yǎng)孫兒
在“獨嗜圖史”的孝莊影響下,玄燁從小對讀書學(xué)習(xí)產(chǎn)生了濃厚興趣,這一嗜好伴其終身。他“矢志讀書”,“早夜誦讀,無間寒暑,至忘寢食”,無論任何時候,只要一捧起書本,幾乎忘掉一切。保姆樸氏擔(dān)心他年齡太小,讀書過多而有傷身體,不止一次將書藏起,希望能使他休息一下。但他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便立刻索回,繼續(xù)津津有味地讀起來。對于孫兒的勤奮苦學(xué),孝莊既感欣慰,又十分心疼,她曾憂喜摻半,不無責(zé)備地對玄燁說:“哪有像你這樣的人,“貴為天子”,卻像書生趕考一樣苦讀呢?”
玄燁繼位初期,有一天,當(dāng)著眾臣之面,孝莊問玄燁身為天下之主,有何打算,玄燁答道:“臣無他欲,惟愿天下義安,生民樂業(yè),共享太平之福而已。”少年皇帝決意做賢明之君,富國裕民的強烈愿望,顯示出孝莊多年培育的初步成效
簡介
孝莊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爾濟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意為“天降貴人”),蒙古科爾沁部(在今通遼)貝勒博爾濟吉特·布和之次女,孝端文皇后之侄女,敏惠恭和元妃之妹。
出生于明萬歷四十一年(1613年)二月初八日;天命十年(1625年)嫁給努爾哈赤第八子皇太極為側(cè)福晉;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極在盛京稱帝后,受封為永福宮莊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臨(順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駕崩,順治帝即位,與其姑孝端文皇后兩宮并尊,稱圣母皇太后;順治八年(1651年)上徽號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歲;葬昭西陵,上謚,雍正、乾隆累加謚,最終謚號為:孝莊仁宣誠憲恭懿至德純徽翊天啟圣文皇后。
她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后,一生培養(yǎng)、輔佐順治、康熙兩代皇帝,是清初杰出的女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