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補給(1)(四)
在戰爭中,缺乏給養同勞累。危險一樣,統帥在這方面對軍隊的要求是沒有固定界限的。一個性格剛強的統帥比一個柔弱而重感情的統帥能提出更高的要求,并且不同的軍隊因為士兵的意志和力量不同(這取決于戰爭鍛煉。武德及對統帥的信賴和愛戴,或對祖國事業的熱忱),承受這些要求的程度也是不同的??墒牵铝羞@一點可以作為一條原則提出:不管給養缺乏和困苦多么嚴重,永遠只應該看作是暫時的現象,今后給養必然會轉變得充足起來,甚至,總有一天會綽綽有余的。假如我們想到,成千上萬的士兵,穿得破破爛爛,背著三四十磅重的行李,不管天氣和道路的好壞,成天拖著疲乏不堪的腳步行軍,把自己的健康和生命置之度外,而且為之得到的只不過是吃不飽的一點干面包,難道世間還有比這更令人感動的事嗎?人們即使知道,這在戰爭中是屢見不鮮的,但其實卻幾乎不能理解,這種情況為什么往往不會引起意志消沉和力量衰竭,為什么單靠人們心目中的一種理想就能夠長久地激發和支持這樣不停懈的努力。
凡是為了偉大的目的而要求士兵忍受給養上的極大缺乏的人,不管是出于感情或者是出于理智,隨時隨刻都應該想到,有機會時要給他們相應的報酬。
現在我們還應談一談給養在進攻和防御中的區別的問題。
防御者在防御中可以不斷地利用事先為軍隊的給養所做的各種準備。因而,防御者不會缺乏給養,在自己國土上這一點十分明顯,在敵人國土上也是如此。但是,進攻者卻不是這樣,他遠離給養基地,只要他繼續前進,甚至在停止時的最初幾個星期內,他每天都必須籌劃必要的給養,很少能在這種情況下,不感到缺乏或困難。
這種困難如果是在下述兩種情況下發生的,就會變得尤其嚴重。第一。在勝負未分的前進途中。這時,防御者的給養全都在自己身邊,而進攻者的給養卻只能放在自己的后方,進攻者的大量軍隊必須集中,因而不能占領廣大地區,并且只要會戰行動一開始,甚至他的輜重隊也不能夠跟上來。在這種情況下,假如事先沒有做好準備,在決定性的會戰的前幾天,就會有一些部隊缺乏給養,而這種辦法決不會很好促使軍隊進行戰斗。
第二。交通線過長時,在前進路程的最后一段路程上缺乏給養,尤其是當戰爭在貧窮。人煙稀少。居民多半懷有敵意的國家中進行時更是這樣。從維爾那到莫斯科,從科隆經過列日。魯文。布魯塞爾。蒙斯。伐郎興??挡祭椎竭_巴黎,這兩條交通線的區別有多么大!在前一條線上,取得每一車糧食都必須使用暴力,而在后一條線上只要一張商業合同或一張支票就能得到可供應幾百萬軍隊用一天的糧食。
后,真正戰敗的各種癥候就會漸漸增加。
至于飼料,正如我們說過的那樣,在開始時很少會感到缺乏,但在當地力量瀕于枯竭時,感到缺乏的卻首先是飼料,因為飼料的需求量非常大,很難從遠方調運,而且在缺乏糧秣的情況下馬匹比人更容易死亡。因此,騎兵和炮兵過多,也許成為軍隊真正的負擔和導致實際上削弱力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