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明代:馮夢龍
【原文】
史思明有良馬千余匹,每日出于河南渚浴之,循環(huán)不休。李光弼命索軍中牝馬,得五百匹,縶其駒而出之。思明馬見之,悉浮渡河,盡驅(qū)入城。思明怒,泛火船欲燒浮橋,光弼先貯百尺長竿,以巨木承其根,氈裹鐵叉,置其首,以迎火船而叉之,船不能進(jìn),須臾自焚盡。
譯文
譯文
唐朝時(shí)史思明有一千多匹上等好馬,每天分批輪流帶到黃河南岸的沙洲上去洗澡,以展示他壯盛的軍容。李光弼教人把軍中的母馬都牽出來,共五百匹,把它們所生的小馬全拴在城內(nèi),等史思明的馬到了水邊,就把五百匹母馬都牽出去,母馬不停地嘶鳴,引得史思明的馬都浮水渡過黃河,全都被驅(qū)趕入城。史思明知道后非常生氣,想利用著火的小船,燒毀浮橋,李光弼得知史思明的陰謀,就事先積藏好幾百根長竿,用巨大的木頭抵住長竿的根部,用毛氈包裹著鐵叉,安置在竿頭上,如此一來,火船投水而下時(shí),長竿叉住火船,使船不能向前漂流,而自行焚毀。
注釋
①縶其駒:拴系母馬之駒,則母馬必歸。
參考資料:1、 佚名.360doc.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930/14/11896251_318181637.shtml

馮夢龍
馮夢龍(1574-1646),明代文學(xué)家、戲曲家。字猶龍,又字子猶,號(hào)龍子猶、墨憨齋主人、顧曲散人、吳下詞奴、姑蘇詞奴、前周柱史等。漢族,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今江蘇省蘇州市)人,出身士大夫家庭。兄夢桂,善畫。弟夢熊,太學(xué)生,曾從馮夢龍治《春秋》,有詩傳世。他們兄弟三人并稱“吳下三馮”。
猜您喜歡
推薦典籍
- 周易
- 史記
- 老子
- 左傳
- 六韜
- 孫子兵法
- 論語
- 易傳
- 孟子
- 大學(xué)
- 中庸
- 尚書
- 禮記
- 周禮
- 儀禮
- 莊子
- 墨子
- 荀子
- 列子
- 管子
- 吳子
- 素書
- 孝經(jīng)
- 將苑
- 反經(jīng)
- 冰鑒
- 論衡
- 智囊
- 漢書
- 后漢書
- 韓非子
- 淮南子
- 尉繚子
- 山海經(jīng)
- 二十四孝
- 千字文
- 鬼谷子
- 傷寒論
- 商君書
- 戰(zhàn)國策
- 三國志
- 司馬法
- 三十六計(jì)
- 夢溪筆談
- 菜根譚
- 聲律啟蒙
- 文心雕龍
- 孫臏兵法
- 笑林廣記
- 公孫龍子
- 百戰(zhàn)奇略
- 顏氏家訓(xùn)
- 孔子家語
- 呂氏春秋
- 天工開物
- 世說新語
- 了凡四訓(xùn)
- 本草綱目
- 黃帝內(nèi)經(jīng)
- 詩經(jīng)
- 資治通鑒
- 水經(jīng)注
- 弟子規(guī)
- 逸周書
- 金剛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