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精
宋代:蘇頌
黃精(圖缺),舊不載所出州郡,但云生山谷,今南北皆有之。以嵩山、茅山者為佳。三月生苗,高一、二尺以來;葉如竹葉而短,兩兩相對;莖梗柔脆,頗似桃枝,本黃末赤;四月開細青白花,如小豆花狀;子白如黍,亦有無子者。根如嫩生姜,黃色;二月采根,蒸過曝干用。
今通八月采,山中人九蒸九曝,作果賣,甚甘美,而黃黑色。江南人說黃精苗葉,稍類鉤吻,但鉤吻葉頭極尖,而根細。蘇恭注云∶鉤吻蔓生,殊非此類,恐南北所產之異耳。初生苗時,人多采為菜茹,謂之筆菜,味極美,采取尤宜辨之。隋·羊公服黃精法云∶黃精是芝草之精也。一名葳蕤,一名仙人余糧,一名茍格,一名菟竹,一名垂珠,一名馬箭,一名白芨。二月、三月采根,入地八、九寸為上。細切一石,以水二石五斗,煮去苦味,漉出,囊中壓取汁,澄清,再煎如膏乃止。以炒黑豆黃末相和,令得所,捏作餅子如錢許大。初服二枚,日益之,百日知。亦焙干篩末,水服,功與上等。《抱樸子》云∶服黃精花勝其實。花,生十斛,干之可得五、六斗,服之十年,乃可得益。又《博物志》云∶天老謂黃帝曰∶太陽之草,名黃精,餌之可以長生。世傳華佗漆葉青粘散云∶青粘是黃精之正葉者,書傳不載,未審的否。
蘇頌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制造家、藥物學家。出身閩南望族,其父蘇紳曾任集賢殿修撰。蘇頌好學,于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于算法、地志、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作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領導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表擒縱器的先河。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著有《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