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實
宋代:蘇頌
槐實(圖缺),生河南平澤,今處處有之。其木有極高碩者。謹按《爾雅》槐有數種∶葉大而黑者名懷槐;晝合夜開者名守宮槐;葉細而青綠者但謂之槐;其功用不言有別。四月、五月開花,六月、七月結實。七月七日采嫩實,搗取汁作煎。十月采老實入藥。皮、根采無時。今醫家用槐者最多;春采嫩枝 為黑灰,以揩齒去 ;燒青枝取瀝,以涂癬;取花之陳久者,篩末,飲服,以治下血;折取嫩房角作湯,以當茗,主頭風、明目、補腦;煮白皮汁,以治口齒及下血;水吞黑子,以變白發;木上耳,取末服方寸匕,治大便血及五痔脫肛等;皆常用有殊效者。葛洪著扁鵲明目,使發不落方。十月上巳日,取槐子去皮,內新中,封口三、七日,初服一枚,再二枚,至十日十枚,還從一枚始,大良。劉禹錫《傳信方》∶著硤州王及郎中,槐湯炙痔法∶以槐枝濃煎湯,先洗痔,便以艾灸其上七壯,以知為度。及早充西川安撫使判官,乘騾入駱谷,及宿,有痔疾,因此大作。其狀如胡瓜,貫于腸頭,熱如 灰火,至驛僵仆。主郵吏云∶此病某曾患來,須灸即瘥。及命所使作槐湯洗熱瓜上,令用艾灸,至三、五壯,忽覺一道熱氣入腸中,因大轉瀉,先血后穢,一時至痛楚,瀉后遂失胡瓜所在,登騾而馳。
蘇頌
蘇頌(1020年12月10日-1101年6月18日),字子容,漢族,原籍福建泉州府同安縣(今屬廈門市同安區)人。北宋中期宰相,杰出的天文學家、天文機械制造家、藥物學家。出身閩南望族,其父蘇紳曾任集賢殿修撰。蘇頌好學,于經史九流、百家之說,至于算法、地志、山經、本草、訓詁、律呂等學無所不通。作為歷史上的杰出人物,其主要貢獻是對科學技術方面,特別是醫藥學和天文學方面的突出貢獻。他領導制造世界上最古老的天文鐘“水運儀象臺”,開啟近代鐘表擒縱器的先河。李約瑟稱其為“中國古代和中世紀最偉大的博物學家和科學家之一”。著有《圖經本草》、《新儀象法要》、《蘇魏公文集》等。